English

臺灣作家講述從大陸到臺灣的飄零家族史

2012年05月14日 08:53:00來源:中國新聞網

  “齊姐姐從80歲開始寫《巨流河》,用了整整四年寫成,裏面有很多考據。而我的《飄零一家》,更多的是個人記憶。”作家亮軒(原名馬國光),12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講述從大陸到臺灣的飄零身世。

  亮軒口中的“齊姐姐”,即是在大陸引起很大反響、記錄中國近代苦難家族歷史的《巨流河》一書的作者齊邦媛。海峽兩岸歷史變遷的個人拼圖,繼龍應臺和齊邦媛各推出一塊後,亮軒再推出了一塊。

  亮軒的父親馬廷英,祖籍遼寧,是與李四光齊名的地質學家,1945年被派往臺灣接收“臺北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前身),後留校任教到老。晚年窮困潦倒,因癌症住院,經媒體曝光後,才由三等病房轉到頭等病房,蔣經國等政要接踵探視。去世後,張學良參加其葬禮。

  亮軒的母親,1948年在臺灣與父親離婚,輾轉返回大陸,成為新中國首位糧食部部長章乃器的妻子。他們的兒子章立凡,是大陸知名的近代史學者。

  1942年生於重慶北培,亮軒5歲時赴臺,成為出版散文集、小説集二十余部的知名作家。

  “但我從小就是個壞孩子”,亮軒平靜、坦然地面對過去。在《飄零一家》中,他花大量的筆墨講述了小時候遭遇家庭暴力、逃學、撒謊的經歷,該書檯灣版亦取名《壞孩子》。母親把他寄養在寺廟中、父親把他扔給姑姑看管,成長過程中沒體會過多少家庭溫暖的亮軒,與專注學術研究的父親差點斷絕關係。

  亮軒再次見到母親,是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不久後的1988年。四十多年未見,沒來得及親近,從機場到家的路上,母親一再叮囑他“什麼話都不要講”,謹慎、如臨大敵的陣勢可以想見。

  “而今天,我可以在大陸講臺灣選舉的情況,講座視頻可以在網上傳播。”母親已有102歲高齡,亮軒時常到北京探視,也見證了首都機場從“破舊”變成“美輪美奐”的過程。

  “大陸二十多年來的發展是驚人的。”到北京後,亮軒還忙裏偷閒去了書店,買了一堆民國史的書,“很高興看到大陸出現的民國史熱,大陸學者的書,可以讓我看到更加全面的歷史。”

  與近些年出版的眾多民國口述史或者回憶錄相比,《飄零一家》顯得更“個人”,講述的是一段私人歷史,“父親是學者,不是軍政官員,他到臺灣只是職務原因,並不存在政治選擇,他也很少談論政治。”

  不是出身軍人家庭的“外省第二代”,亮軒未在眷村長大,他成長的地方,是臺大附近的青田街。“那裏學者雲集,三分鐘,就可以走到于右任、甲古文專家董作賓等很多教授的家。”記錄住在青田街上的外省人悲歡離合故事的《青田街七巷六號》,也即將出版。

  大陸青年作家韓寒在一篇文章中講述了近日在臺灣感受到的人情味,“臺灣計程車司機把他丟的手機送回來,韓寒受觸動,但其實這在臺灣是很平常的事。”在臺生活幾十年,亮軒仍不會説閩南語,但提起臺灣人的素質與人情味,卻難掩自豪,“兩岸交流越來越頻繁,相互間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多。”(完)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