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看臺資銀行“逐鹿”:獲利“板上釘釘”
2011年1月1日海峽兩岸全面實施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早期收穫計劃,正式步入“ECFA元年”。就在幾天前,臺灣5家商業銀行以“先發之勢”相繼在大陸開設分行,為其“早收計劃”譜出閃亮序曲。
“這是一個新的起點,是MOU與ECFA簽署後走出的實質性一步。”近日,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此評價:“以金融開放為起點,更好地進入現代服務領域的合作,將有利於兩岸經濟合作結構的提升。”
去年12月23日,臺灣第一商業銀行上海分行率先開業,成為首家在中國大陸開業的臺資銀行。“我們終於來了”、“業界期待很久”,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李茂盛當日甚至用“美夢成真”形容之,足見臺灣金融界及大陸臺商的欣喜與期待之情。
之後短短一個星期,國泰世華商業銀行上海分行、臺灣土地銀行上海分行、彰化商業銀行昆山分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蘇州分行緊隨其後相繼開業,兩岸金融業的互動交流終以銀行業為突破口,邁出實質性步伐。
臺資銀行大陸開業初期,鎖定大陸臺商為主要服務對象,從事包括外匯業務、貿易融資、週轉金貸款以及吸納存款等業務。“等開業一年獲利後,上海分行可以承做臺資企業人民幣業務,”國泰世華銀行首席代表劉俊豪表示。
“首拼業務獲利”是此間臺資銀行的默契,並非沒有擔心,接受採訪時他們也曾流露出對獲利的不自信,不過,對臺灣經濟有著多年研究背景的盛九元卻直言:“第一年盈利基本上是不成問題的”。
盛九元的結論主要基於三點理由,首先臺資銀行大陸開業第一年人員少、支出成本低;其次臺灣總行的全力支援,必將交托更多客戶,外加開業第一年將享受到的諸如稅收降低等政策優惠,這都預示著首年獲利猶如“板上釘釘”。
“難就難在後面。”盛九元不諱言臺資銀行之後將直面一個“空間”與“瓶頸”並存的新局。
“大陸金融業發展較晚,臺資銀行普遍預期很高,這個市場雖然大,但做起來不容易,”盛九元説,“承辦人民幣業務後從何處吸引存款,畢竟臺資企業不會有太多人民幣流動資金,若靠大陸國企和個人,他們為何會選擇臺資銀行?”
“先天缺陷”也是一大制約因素。規模小、網點少、服務傾向於中小企業,外加臺資銀行間的競爭,“這些都意味著以後的獲利會比較難。”
“其實未來臺資銀行應考慮的是怎樣與大陸銀行開展合作。”盛九元為其試開的“發展良方”很簡單,無非“借船出海”。他還建議“將目光往後延伸,向大陸二、三線城市去”。
盛九元認為,臺資銀行大陸這盤“棋”如何下,主要還有賴於兩岸金融政策的開放。“今後,大陸臺資企業將面臨轉型,臺資銀行是否跟得上,一是本身實力的問題,還有就是金融政策的開放。”
他認為:“海峽兩岸只有更為密切地協商、更為密切地互動,採取更加開放的做法,兩岸金融合作才能得到拓展,臺資銀行才能獲得更多空間。”(完)
[責任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