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學者倡議兩岸推動“綠能競賽”

2010年11月30日 10:13:00來源:中國新聞社

  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朱敬一認為,綠能環保議題中性互利,是可以努力推動的兩岸互動面向。

  朱敬一在29日出版的《聯合報》上撰文指出,兩岸歷經六十幾年恩怨情仇,要消除雙方心理的塊壘當然並不容易。馬英九當局上臺兩年余,雖然雙方互動氣氛較先前已有改善,但要真正建立互信,恐怕還有一段磨合的時間。

  朱敬一説,就磨合互動的議題而言,目前的基調應該是“先經後政”,先在經濟上尋求互補互利。但即使是這樣的先後次序,(臺灣)“朝野”也有不同意見。但是兩岸共同關注的議題何其多,即便經貿與政治面向眾人有見仁見智的觀點,我們總是不難找到兩岸“幾乎目標一致”的題材。一旦鎖定了這一類題材,雙方要訂下互動模式就容易多了。

  他指出,目前,兩岸之間著力較多的非經濟題材,似乎只有打擊犯罪。但是他認為至少還有一個馬英九當局可以努力推動的兩岸互動面向,就是綠能環保。

  這位擁有美國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博士頭銜的學者認為,綠能競賽,能帶動風潮。節能的努力方法之一,就是兩岸簽訂競賽約定,以三或四年為期做一系列的比賽。例如:兩岸可以選定緯度相當的舊城市,約定以三年為期以節能為主軸做“都市更新”,鼓勵民眾改漆白屋頂、裝智慧電錶、架設太陽能,數年後估算彼此的成本效益,以定輸贏。再如,兩岸可以就新開發的區域,做新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百分比的競賽,看看哪一邊能接近“零碳新城市”。

  此外,能源産業中也有若干待研發的技術或待整合的系統,需要各自的科學家加把勁去投入。如果兩岸官方因為競賽而給予足夠的誘因,更會促成彼此的努力。這樣有競賽目標的牽引,很可能比目前無特定標的之“搭橋項目”,要實惠、具體得多。

  朱敬一説,無論如何,環保與綠能的題材成百上千,也與全世界共通的節能減碳主軸相契合,更沒有“以環保促統”的詭異敏感度,確實是絕佳的互動方向。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