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大海洋研究船“海研五號”近日在澎湖外海觸礁沉沒,這起船難除了導致2名科研人員死亡、數十人受傷外,也重創臺灣海洋研究、空氣監測、替代能源探尋等重大科研計劃,甚至波及臺軍多個重大導彈研發案。
肩負多項重大計劃的“海研五號”
“海研五號”10日傍晚在澎湖外海沉沒,島內各界在震驚之餘,目前將重點放在事故究責和遇難者撫恤方面。事實上,作為臺灣首艘具有遠洋探測能力的海洋研究船,“海研五號”沉沒的後續影響是相當複雜而長遠的。
“海研五號”隸屬臺當局“國家實驗研究院”的“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公開資料顯示,“海研五號”噸位達2700噸,長72.6米,寬15.4米,最大航速12節,續航力達50天,航程可達13000海裏。該船由臺灣自行設計建造,建造經費達新台幣17.9億元,配有18名船員及30名研究員,2012年正式交船,2013年2月才開始出海作業。
“海研五號”是臺灣第4艘海洋研究船,也是最大、最先進的一艘。據“臺灣實驗研究院海洋中心”前主任高家俊介紹,在“海研五號”之前,臺灣擁有3艘學術研究船,但因為島內忌諱“4”,這艘2011年下水的新船被命名為“海研五號”。
高家俊指出,“海研五號”肩負多項海洋研究任務,包括海底礁層研究調查、海洋水文研究、觀測臺灣周邊海底地震狀況、監測核電廠附近海底斷層,以及替代能源探尋。去年9月,“海研五號”曾在西南海域海床採集到高濃度的甲烷氣,並首度實際點燃成功,上個月還與德國科研機構合作在臺灣西南外海進行可燃冰資源探勘計劃,近期正在執行臺當局第二期能源科技計劃。
唯一遙測船沉沒打亂臺軍計劃
耗10年精力打造的“海研五號”,僅僅出航50多次就意外沉沒,不僅對臺當局多項雄心勃勃的海洋研究計劃造成重創,也波及到臺軍多型導彈自主研發計劃。
“雲峰”中程導彈、“雄風2E”巡航導彈和“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在島內被稱為“新三彈”,是臺當局自李登輝時期就啟動、由“中科院”主導的反制性武器研發計劃。
但臺軍的九鵬導彈基地,以往只有基地本身和蘭嶼、綠島三個遙測站,缺乏遠距遙測點,導致這些導彈只能做環繞式試射,無法獲得完整有效的測試數據,對研發量産影響都很大。
臺“中科院”因此通過“星隼項目”,從2010年到2013年總共編列了近24億元新台幣經費,以延伸九鵬基地遠距離導彈觀測系統與更新遙測系統為名,在“海研五號”海上裝設“X-band雷達系統”,使該船擁有了追縱觀測並分析導彈飛行數據的能力,成為臺軍位於海上的第4個機動觀測點,“海研五號”實質上也成為臺灣唯一的導彈觀測船。
在“海研五號”加入導彈測試行列後,臺“中科院”原本計劃於今年底,在東部海域對“雲峰”中程導彈進行全彈全射程試射,作為量産前的關鍵測試。但“海研五號”的意外沉沒,不僅讓這次試射計劃夭折,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雲峰”中程導彈的量産進程。而這種挫折,對於手握多項武器研發計劃的臺軍來説,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海峽導報記者劉強)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