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舌尖上的廈漳龍:溯遊九龍江 菜肴“山海協作”

2014年08月04日 11:23:58  來源:東南網
字號:    

  漳州另一大客家菜餐館——真客家,創辦人嚴經理2003年從長汀來到漳州,目前已開了三家菜館。與廈門不同的是,在漳州,客家菜面臨著本地內山菜的巨大挑戰。

  “內山菜與客家菜有一些共同點。”漳州市烹飪協會副會長、漳州市第一技工學校餐旅教研室主任劉天富,從事烹飪教學已有30多年,桃李滿天下,對閩南地區的菜係頗有研究。他分析,長期以來,漳州已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特點,由於是濱海城市,海鮮也是一大特色。在漳州市區,龍海、漳浦、東山人開的海鮮館很多,詔安人開的羊肉館也是一大特色,而南靖、華安、平和人開的內山菜,則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內山菜的主要原料是雞、鴨及筍、菇等山珍,傳統菜包括鹹水鴨、鹹菜筍、小黃花魚煲(有點像客家菜黃骨魚燉豆腐)等,南靖平和的西部地區,與龍岩接壤,這裡生活著許多客家人,很多內山菜的飯館,也將梅菜扣肉等客家菜當作招牌菜,加上內山菜館也有海鮮,所以菜係更豐富,不少漳州人更愛去內山菜館。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客家菜才漸漸被漳州人接受。”真客家老闆嚴經理説,在開店後的半年內,由於許多漳州人對客家菜不了解,所以生意清淡,後來隨著回頭客的增加,生意才慢慢好起來。

  龍岩海鮮裏的山珍味

  在龍岩客家菜大舉進軍廈漳的同時,廈漳的海鮮也順著九龍江溯江遊到龍岩。

  14年前,龍岩市區開了第一家海鮮酒樓到現在,整個中心城區有數十家大小不一的海鮮酒樓。在人口不足30萬的龍岩中心城區,這個數量已經不少了。位於新羅區龍騰路上的“海漁村”海鮮大酒樓是最早進軍龍岩的海鮮酒樓。酒樓的行銷部張經理説,“海漁村”之所以會在14年前落戶龍岩,看中的就是龍岩的消費能力。“十幾年前,我們董事長來到龍岩做市場調研時,發現龍岩雖然是山區,但是民間的消費能力很強,這在讓他吃驚的同時,也堅定了進軍龍岩的決心。”

  不大的龍岩城為何能容納如此多的海鮮酒樓?張經理認為,吃海鮮,符合龍岩人追求生活更好的需求,此外,近些年來,龍岩與漳州、廈門、泉州的經濟往來日益緊密,越來越多的閩南人到龍岩投資。“閩南人習慣吃海鮮,這無形中培育了龍岩的海鮮市場,而許多龍岩人在閩南工作生活後,也對海鮮青睞有加。”張經理説,每天晚上,龍岩市區的大多數海鮮酒樓都是爆滿的。

  在龍岩的海鮮酒樓,大多是廈漳兩地的人去開的,比如龍岩市區較有名的東南海鮮館、康師傅海鮮館、鷺島海鮮等,老闆都來自廈漳兩地。龍岩的海鮮酒樓還有一個特色,它們除了能做正宗、有閩南特色的海鮮外,大多數酒樓也會加入一些經典的客家菜,“有山珍更有海味,這也算是龍岩海鮮酒樓的一個特色吧!”張經理説。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