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廈門大大小小的客家菜館,多達上千家,勢頭之猛不亞於當年火爆的川菜。一方面説明廈門客家菜消費市場龐大,另一方面説明客家菜館的競爭,也是相當激烈。
“雖説都叫客家菜,但主要以長汀人為主。”禾祥西一客家菜館羅老闆説,龍岩市長汀縣是客家人的發祥地和集散地,先民從中原輾轉而來,在長汀與原住民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眾多的客家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並走向五湖四海。因為古代汀州所轄八縣均是福建省的純客家縣,故汀州城有“八閩客家首府”之稱。
客家菜裏,最有名的菜有梅菜扣肉、白斬河田雞、粉蒸肉、黃骨魚燉豆腐等。客家菜講究食材的原味,對食材的品質有很高的要求,許多客家廚師都偏愛龍岩長汀自産的食材,認為只有客家的水土才能哺育出純正的客家味道。因此,很多餐館都不惜投入大量資金,到長汀選購食材,選用野生家養粗種的食物,一般隔天運送一次,往返時間達7~8小時,目的就是得到最好的烹飪食材。
客家菜迅速走紅的主要原因,是其主打的綠色健康食品概念,符合了人們當下強調食品安全、重視健康生活的心理。山裏的土雞鴨、土豬肉,新鮮的野菜蘑菇,溪裏的小魚,甚至是廈門也可見的農家小蔥大白菜,綠色純天然無污染的聯想,勾起了顧客的食欲。
客家菜漳州遭遇內山菜
近幾年,全國幾大菜係陸續進軍漳州。因為廈漳地緣的關係,使得在廈門混得風生水起的客家菜,從廈門和長汀兩路,進軍漳州。目前,漳州市區共有大大小小客家菜館數十家,其中以客家樓和真客家最大,各有多家分店。
“抓緊把各項事務落實一下,爭取7月份新店開張!”初見到漳州客家樓的老闆胡經理時,他正忙著張羅通北新店的事宜,這已是客家樓在漳州的第三家分店。
“1999年就從老家長汀出來,到廈門打工。”胡經理説,此前一直在各餐館的廚房做客家菜,幾年下來,有點積蓄後,便想著開一家自己的客家餐館。“2005年開第一家,在漳州開發區。”胡經理説,幾年來生意都不錯,2009年,他在漳州市區的天下美食廣場,開了第二家客家樓。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