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南音在臺灣:開枝散葉續正聲

2014年09月19日 10:31:02  來源:你好臺灣網
字號:    

  你好臺灣網9月19日消息 (記者 謝良建) 音樂,是兩岸同根的一個重要面向。此次“兩岸媒體尋根河洛”聯合採訪團奔赴臺灣,探尋的一大主題便是以南音為代表的“音樂尋根”。

  南音,在臺灣又稱“南管”,發源於中原,保留、發展、成熟于福建泉州,並隨著閩南人漂洋過海,遠播臺灣。因為保留著漢晉唐宋等時期的古樂古音,南音被譽為中國傳統戲曲音樂的“活化石”和“民族音樂之根”。不過,這一曾經是“御前清曲”的盛世元音,卻因為歷史的變遷黯然於民族音樂的舞臺。令人稍覺寬慰的是,在過去的30年中,以漢唐樂府和心心南管樂坊為代表的臺灣南音表演團體,秉持南音當代創新傳承的使命,在推廣南音方面做出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

  漢唐樂府由南音名家陳美娥創辦于1983年,她將南音音樂和梨園戲的舞步動作相結合,創造出宛如古典復生般的樂舞形式,驚艷國際藝壇。成立31年來,在成功實現了把漢唐樂府“帶進世界一流大學、國外最高表演殿堂和北京故宮”這三大目標後,陳美娥現在想的更多的是南音的永續傳承:

  陳美娥:南音一定要有它自己的一個學院,它夠資格的,對整個中國是重要的。

  心心南管樂坊成立於2003年,創辦人王心心致力於南音與當代藝術的跨界合作,並獨樹一幟地將南音吟唱與中國古典詩詞結合,推出《靜夜思》、《琵琶行》、《聲聲慢》等出經典作品。與陳美娥的思路不盡相同,王心心對南音的當代繼承更傾向於回歸南音的本來面目。

  王心心:大部分我想做的還是回到文人雅士的做法,不會去做大製作,會比較小規模文學性的(演出)。

  不管是推動學院教育還是還原南音本質,陳美娥和王心心都深信南音源自中原漢唐,是最純正不受外族音樂影響的“華夏正聲”。憑藉一腔熱情或癡心,兩位南音人在臺灣執著地替民族音樂做著命脈維續的復興運動。

[責任編輯:李典典]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