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演員在“安徽經貿文化寶島行”文藝專場演出上表演。記者 陳曉星攝
安徽與臺灣距離多遠?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在19日開幕的臺灣安徽經貿合作研討會上説:“從合肥到臺北,飛機1個小時50分鐘就到了。”
率團展開“安徽經貿文化寶島行”的安徽省長王三運説:“在臺灣,我們在不經意中感受到安徽文化的潤物無聲,比如一些園林建築就頗有徽文化特色,還有優美動聽的黃梅調也深受臺灣民眾喜愛。”
臺灣有50萬安徽人
王三運詳細介紹皖臺兩地的“距離”:目前安徽的臺資企業超過1200家,去年兩地貿易額近6億美元,台塑、統一、臺泥、友玻等臺資企業在安徽發展順利;臺灣到安徽旅遊的人數去年達50萬人次,安徽赴臺遊人數每年以50%幅度增長;臺灣有50萬安徽鄉親……
胡適、王唯農、嚴耕望、劉真、蘇雪林、臺靜農、江兆申……這些深受臺灣社會尊敬的學者、教育家、作家、畫家都是安徽人。王三運説:“把我們‘徽駱駝’的刻苦精神和臺灣愛拼才會贏的拼搏精神結合起來,雙方都會有更大收穫。”
接下來舉行的現代中醫藥産業合作、科技創新與新興産業合作、文化産業合作、旅遊合作等交流研討專場活動,安徽大力介紹自己,並推出具體的合作項目。“愛拼”的臺灣業者也提出自己的見解。安徽亳州是華佗故里,是大陸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現代中醫藥産業合作研討會上,有臺灣同行提出,現在中藥材的人工種植已經取代了野生資源,臺灣每年從大陸進口四五萬噸的中藥材,因此,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等要從源頭嚴格管控,首先標準要務實,其次執行要落實。兩岸在品牌、人才、行銷方面都有很大空間合作、共用。
“誠品”看好與安徽的合作
“老子、莊子在這裡開始對天、地、人的思索,華佗在這裡療救疼痛,畢昇在這裡發明活字印刷術,程長庚在這裡醞釀徽班進京的輝煌,陳獨秀、胡適在這裡發出新文化的先聲,陶行知在這裡實踐平民教育的理想……”這是安徽寶島行資料上的一段文字,希望臺灣民眾看到後會説:“噢,安徽不止有黃山和黃梅戲。”
此次寶島行包括“畫裏安徽”展覽,展示明末清初從畫黃山始而形成的“新安畫派”及當代書畫風貌;此外致辭、研討時,安徽再再提起建安文學、桐城文派、徽雕徽菜、文房四寶、入選“世遺”的宣紙製作和傳統木結構營造,看得出他們對文化軟實力的重視。
此次赴臺,安徽精選了100個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都比較成熟的文化項目在臺推介,涉及廣播影視、出版發行、演藝娛樂、網路文化、文化用品、文化旅遊、文化設施等多個門類。臺灣誠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介修在交流會上説,近年來,誠品為安徽的出版發行企業提供物流中心、展場策劃等服務,同時引進安徽黃梅戲音像産品在誠品書店銷售,安徽成為誠品在大陸唯一有著雙向合作的省份。誠品希望未來能在與安徽文化産業合作上拓展新的領域。
銘傳故里到銘傳
臺灣最早的私立學府銘傳大學,以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為名,校史記載:“除紀念先賢劉銘傳巡撫于清末治理臺灣,奠定現代化基礎,以表達對先賢崇敬之意外;更期望以其為典範,激發師生的壯志雄心、見賢思齊。”劉銘傳,安徽合肥人。20日,安徽省贈送銘傳大學的劉銘傳銅像在桃園校區揭幕。“安徽是劉銘傳的故鄉,臺灣是劉銘傳戰鬥過的地方。中法戰爭爆發後,他奉詔出山,舍安就危,孤軍渡臺,帶領臺灣軍民進行了英勇卓絕的抗法保臺戰爭;戰後,臺灣建省,他作為首任巡撫,又以極大的熱情,推行新政建設,被譽為臺灣近代化事業的奠基人。清廷甲午戰敗後,得知臺灣割讓給日本,劉銘傳悲痛氣絕,吐血身亡……”王三運省長在銅像前致辭,表示銘傳6800萬家鄉人以這位先賢為驕傲。
銘傳校園內,“畫裏安徽”正在展出,黃梅戲在體育館唱響,30位安徽省各地來的中學校長在銘傳大學安徽教育中心進修……安徽與臺灣距離多遠?300年前也許劉銘傳也問過這個問題,300年後,這個問題可以由他解答:安徽合肥大潛山有他的房舍和墓園,臺灣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學、中學、大學,他的銅像自家鄉來,落戶臺灣。
銘傳大學體育館,一面橫幅寫著:自銘傳故鄉千里情牽……(記者 陳曉星 吳亞明)
[責任編輯:薛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