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從革命青年到山西都督

時間:2013-08-30 09:30   來源:山西日報

閻錫山——從革命青年到山西都督

  孫中山先生在晉視察時説,武昌起義不半載竟告成功,此實山西之力,閻君百川之功。閻百川即閻錫山。中山先生評論是否中肯,姑且不論。但説到山西辛亥革命,確實不能不提到閻錫山。

  閻錫山,1883年10月生於五台縣河邊村 (今屬定襄縣)一個地主兼商業貸款者家庭。1902年,19歲的他參加了山西武備學堂招生考試,以優異成績被錄取。接受了3年的初步軍事教育後,又于1904年被清政府選送日本學習陸軍,成為山西首批赴日的留學生。

  此時的日本,可謂是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等先驅正籌劃組建統一政黨同盟會,並啟蒙留日青年學子走上革命道路。21歲的閻錫山,多次聽過孫中山革命宣講,對革命道理深感贊同,主動向孫中山靠攏,並 “決心加入推翻清政府的革命” (閻錫山 《回憶錄》)。閻錫山赴日次年,中國同盟會正式成立,成立後不到兩月,他便被接納為會員,正式步入孫中山革命陣營,不久又遵照孫中山指示,聯合同盟會中學習軍事的李烈鈞、程潛等28人組成鐵血丈夫團,作為孫中山發動武裝起義的革命力量。

  在日本,閻錫山是真正的進步青年,他努力學習軍事,並時常接受孫中山革命理論熏陶,甚至接受了中山先生安排的革命工作。1907年,他遵孫中山之令,和趙戴文由東京攜炸彈回山西佈置革命工作。在三個月時間裏,他們在晉北廣泛動員,積極遊説,宣揚反清,鼓動革命。

  1909年4月,閻錫山在日本學習了5年軍事後回國,被安排在山西陸軍小學堂任教官。這一年恰是孫中山革命事業極端困難的一年,他被迫遠走歐美,雖極力鼓動人心,圖謀再舉,卻組織不起一次反清起義。在革命處於艱難之秋,閻錫山瞻望形勢,認為革命黨人需實實在在走訪基層搞兵運工作。經過積極活動,閻錫山在1910年爭取到了山西新軍第86標標統之職,他一面改造軍隊,培養自己的軍事骨幹,一面發起成立山西軍人俱樂部,集結革命同志。漸漸地,閻錫山成了山西革命黨人的實際領袖之一。其間,孫中山與閻錫山約定:革命首先從南方發起,一旦爆發革命,等革命軍到達河南後,山西再出兵接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革命火焰燃燒迅捷,各省紛紛響應。地處京畿之側的山西當局頗為恐慌,巡撫陸鐘琦一聽到武昌起義的消息,就派出與閻錫山同留學的兒子來到太原,頻頻找閻錫山談話,打探閻的真實想法,並欲穩住革命黨人。

  同時還認為新軍不可靠,立即調巡防隊兩旗到太原守衛巡撫衙門和彈藥庫等要害部門,將存在山西的5000支德造新槍運3000支往河南,並命令新軍第85標、第86標分開,一標調臨汾,一標調代州。這些計劃一旦實現,將對山西革命造成毀滅性打擊。1911年10月28日,山西巡撫突然命令第85標標統黃國梁率一隊先行出發,85標其他各營待命出發。在這緊急關頭,閻錫山等以送行為名齊聚黃國梁家中商討對策。在閻的力主下,集體決定提前在太原發動起義。

  1911年10月29日,閻錫山等革命黨人發動了太原起義,攻佔巡撫署,擊斃巡撫,取得勝利,清政府在山西的封建專制統治從此結束。起義成功後,為籌商大計,推舉領導人和組織領導機構。選舉大會上,革命黨人張樹幟發覺有選立憲派首領梁善濟的傾向,便持手槍跳到主席臺上,將梁善濟擠到身後,大聲號召説:“應當推選閻錫山為大都督,大家一齊舉手!”議員在驚愕中,相顧舉手,一致通過。這樣,閻錫山就當上了山西大都督。

  縱觀山西辛亥革命,與閻錫山密不可分,他不僅是同盟會初建的參加者,也是起義前兵運的組織者,更是提前舉義的動議者和起義全程的運作者。正如省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景佔魁説,提起閻錫山,很多人的第一印像是盤守山西數十年的軍閥和土皇帝形象,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回頭看去,他組織領導的山西辛亥起義不僅時間較早,而且作用重大,使晉陜兩省革命勢力連成一片,對閻錫山在山西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應給予充分肯定。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