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國—東盟博覽會走過15年 南寧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2018年12月10日 16:09:00來源:人民網

 

東博會15年來,國際經貿“朋友圈”不斷擴大(資料圖)

  國鐵憑祥口岸物流中心開通啟用,成為廣西首個口岸性質的鐵路物流中心,中越跨境班列運營一週年,基本實現每週1列的常態化開行;東博會旗下的主要專業展永不落幕。南寧作為東博會的永久舉辦地,2004年,第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行,今年已經走過15年。東博會讓南寧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拓展“南寧渠道”功能,推動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中越跨境班列運營一年貨物增至15種

  11月26日上午,X9102次貨運班列在國鐵憑祥口岸物流中心完成貨檢、鳴笛啟程,標誌著該鐵路口岸物流中心正式開通啟用,成為廣西首個口岸性質的鐵路物流中心,也是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開通的首個陸運鐵路口岸物流中心。

  去年11月28日,首趟中歐班列(中國南寧—越南河內)跨境集裝箱班列從廣西南寧火車南站緩緩駛出,直通越南河內。同年12月1日越南河內啟運回程班列,實現中越跨境集裝箱直通班列成功雙向對開,大量中國西部省份的洋蔥、電子産品等貨物通過此班列直通越南。據了解,中越跨境集裝箱班列運作里程(南寧—河內)約400公里,兩國鐵路主管部門均為跨境班列排出了最好的列車運作時刻進行無縫對接。

  至今中越跨境班列運營一週年,運營情況如何?中國鐵路集裝箱公司南寧分公司總經理李寧新介紹,一年來,共組織中越跨境集裝箱直通班列58列,其中有1378個標準箱從越南直通成都、重慶等地接續中歐班列,基本實現每週1列的常態化開行。班列組織的貨物也由最初的水果、電子産品、氧化鋅增加至含紡織品、農産品等15種品類。下一步,隨著憑祥鐵路進境水果指定口岸建成開通運營,鐵路跨境貨運班列不僅可以直達河內,還會延伸到胡志明市。鐵路集裝箱公司在開行普通貨物班列基礎上,還將打造中歐冷鏈集裝箱的班列,進一步暢通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商貿往來交通通道。

各類主要專業展永不落幕

  11月16日,儘管今年的第十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已經閉幕,但南寧客商張先生依然來到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尋找商機。當天,2018中國—東盟博覽會林木展(簡稱林木展)啟幕,連續第9年舉辦的林木展是東博會旗下的主要專業展。

  記者在現場看到,傢具琳瑯滿目,雕塑工藝品千姿百態。本屆林木展涵蓋中國與東盟林業的全産業鏈,設有林業裝備、人造板及木結構、紅木傢具及紅木工藝品、傢具及木竹根雕工藝品、花卉苗木、林下經濟産品、森林旅遊、林業經濟發展及合作等8大展區,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今年的東博會雖然閉幕了,但旗下的各類專業展永不落幕,我是從事林木産業發展的,林業展更加專業,客商針對性更強,也能尋找到商機。”張先生説道。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張鴻文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林木展作為國家級林業重點展會和我國與東盟國家最重要的林業産業交流平臺,在“一帶一路”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落實首屆中國—東盟林業合作論壇通過的《南寧倡議》,推動中國—東盟在林業合作,優化國際産能合作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自治區林業局局長黃顯陽在開幕致辭仲介紹,“相信本屆林木展也必將為中國與東盟各國客商、政府與商界、雙方政府部門之間搭建經貿合作、交流溝通、會晤磋商的‘南寧渠道’,持續推動和深化中國與東盟國家林業企業商務交流和國際産能合作”。

  東博會國際經貿“朋友圈”不斷擴大

  每年中國—東盟博覽會,市民廖先生都會到南寧國際會展中心逛一逛,目的只有一個,淘一點東盟國家的特色工藝品和食品。這幾年來,廖先生發現,南寧有很多店售賣東盟國家土特産品,甚至一些超市還開設東盟國家産品專區,泰國的乳膠枕頭、印尼的芒果幹和鳳梨幹、寮國的珠寶與工藝品等,物美價廉的東盟産品隨意挑選。

  2004年,第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南寧舉行,今年東博會在推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建設,深化“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經貿合作上亮點紛呈。展覽總面積12.4萬平方米,總展位數6600個,其中,東盟及區域外展位數1594個,佔會展中心展位數的30.6%,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泰國、越南8個東盟國家包館。

  東博會期間舉辦了91場經貿促進活動,同時舉辦國家推介會、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圓桌會、東盟産業園區招商大會、中國駐東盟使領館參贊與企業家交流會等活動,有效促成了企業合作,帶動了項目落地。同時,東博會框架下共舉辦35個高層論壇,其中會期舉行23個。

  站在新起點,今年的東博會進一步從服務“10+1”合作向“一帶一路”參與國家擴展,國際經貿“朋友圈”不斷擴大,推動産能合作不斷升級。今年東博會特邀合作夥伴首次由“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坦尚尼亞擔任,經貿合作的“朋友圈”開始擴大至非洲國家。(記者黎兆齊/文 賴有光/圖)

[責任編輯:王莉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