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黃埔軍校建校九十週年 成都黃埔老兵聚會話當年

時間:2014-06-19 10:38   來源:四川線上

86歲的胥義方

86歲的胥義方

  敘舊>>>

  胥義方 86歲 四川雅安人 黃埔24期學員

  當年2萬多人報考黃埔軍校 體檢刷下1萬多

  據資料記載,黃埔軍校1935年在成都設立分校,1937年抗戰爆發後,校本部也西遷到成都,成都分校併入本部。因此,黃埔軍校第14期至24期學員都在成都就讀,其中24期學員在開學不久就宣佈起義,加入人民解放軍,所以嚴格來説24期並未真正畢業。此後黃埔軍校自25期開始遷往臺灣,繼續辦學至今。

  今年86歲的胥義方就是24期學員,可以説是黃埔軍校在大陸的最後一期學員。胥義方老人在1949年考入黃埔軍校。他記得,當年黃埔軍校只招收高中畢業生和同等學力以上的考生。考生在考試前須先接受嚴格的體檢,通過後才能取得准考證。想進黃埔軍校不容易,“我們那期2萬多人報名,體檢就淘汰了1萬多。”入校考試為全國統考,有中文、數學、歷史、地理、英文等多個科目,與其他大學一樣,“就像今天的高考。”

  考完第二天就發榜,在文殊院。“很多人去看,找自己的名字。”在榜上找到名字的,現場就可以跟學校的工作人員報名。能考上這所聲名赫赫的軍校是件十分光榮的事,胥義方記得,他那期有2萬多人報名,最終上榜的只有2000多人。

95歲的劉中柱,黃埔18期學員

95歲的劉中柱,黃埔18期學員

  劉中柱 95歲 重慶合川人 黃埔18期學員

  進校要分科 從架橋游泳繪圖到謀兵布陣都要學

  今年95歲高齡的劉中柱是本次聚會的主持人,也是這裡年齡最大的老兵。身穿紅色外套的他雖然清瘦依舊挺拔,説起話來中氣十足。

  劉中柱于1940年入伍,1943年畢業。劉中柱老人介紹,學員在黃埔軍校的學習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入伍教育、前期教育和後期教育。“入伍教育大概有半年,每天就跟普通士兵一樣訓練,風再大太陽再大也一樣,最辛苦了。”到了前期教育,學員們開始學習軍官業務技能,行軍、架橋、游泳、做掩體、繪製軍用地圖都要學;在後期教育階段,則需要學習謀兵布陣、戰略戰術等更高級的知識。“就是把一個普通士兵培養成為軍官。”劉中柱説,從黃埔軍校畢業的學員,進部隊後至少是從排長做起。

  老人回憶,當時的黃埔軍校實行分科授課,學員被分為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通信兵和戰車兵等多個科,平時一般上午操練、下午上課,有時夜間也要操練。“那時為了操練,我們冬天都穿草鞋,所以凡是黃埔的,都對草鞋有感情。”老人的言語中,流露出對黃埔歲月的濃濃懷念。劉中柱老人説,雖然相聚越來越不容易,但大家都很珍惜見面的機會,每年6月16日建校紀念日那天,大家都會聚一聚。

分享到:
編輯:段雯婷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