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城市休閒愛文創 當"造物圈"遇上兩岸學子

2017-08-30 13:2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川臺學生與自己創作的文創産品合影

  台灣網8月30日訊 8月21日,參加“蜀意我創”川臺學生文創體驗營的20位同學還沉浸在啟動儀式上大家精彩的才藝展示和對巴蜀文化的期待中,下午,就搭乘“太陽神鳥”的翅膀,穿越時空與3000年前的古蜀文明親密對話。

  金沙遺址是四川省繼廣漢三星堆之後最為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它的發掘,對研究古蜀歷史文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金沙遺址所提示的是以往文獻中完全沒有的珍貴材料,改寫了成都歷史和四川古代史。而出土的文物中最為珍貴的要數國寶“金面具”。

  來自臺灣景文科技大學的魏嘉萱參觀後表示:“金沙文化很偉大但是很容易被遺忘,這一次透過參觀博物館喚起我們對古蜀文化的深入了解”。她感言“原來世界上不止埃及、瑪雅有金面具,中國就有著代表古蜀文化的黃金面具,甚至更具有代表性和歷史意義。”

  來自高雄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係的張皓雲,則對陳列文物中的占卜龜殼的輪廓線條很感興趣。他認為,自然的事物都有著自己神奇的輪廓,而這種輪廓可以套用進服裝設計,這讓他不僅了解了古蜀文化更獲得了設計的靈感。

  穿越3000年古蜀文明後,大家又來到成都文化産業示範基地——成都西村創意産業園。

  成都西村,坐落于成都市青羊區貝森北路1-5號,總建築面積約20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14.5億元人民幣,是一個大規模、複合型的文化創意産業項目,也是成都市文化創意産業重點扶持項目。

  製作木梳、陶藝和皮革錢包,還體驗了“失傳”已久的膠片攝影與照片沖印……在西村創意産業園的“造物圈”體驗中心,大家以個人為單位,開展了木藝、陶器彩繪、膠片攝影、皮具製作四項文創競技體驗。大家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品,並由指導老師對作品進行評分。

  陳子耀來自臺灣世新大學,是一個愛好打籃球的陽光boy。用木頭做一把梳子,用砂紙一點一點打磨,對他來説,是從來沒有過的體驗。“第一次做這種細活,感覺比打籃球難多了……”不過,雖然嘴上説著很難,但他依舊耐心打磨,細心請教。“想要做好一點,準備送給媽媽!”

  “西村的文創氛圍更加接地氣。”臺灣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學生張凱程説,他體驗的,是陶藝製作。雖然也是第一次體驗,但他在老師的指導下細心地創作,得到了老師的稱讚。他説,在高雄也有類似的文創基地,但那邊更像一個專業的産業園區,而西村是一個將文創融入到生活的地方,有很多小朋友也能夠來這裡體驗和玩耍。

  “我是第一次來大陸,也是第一次來四川,我覺得成都的氣質和臺灣很像。”臺灣學生林依蓉説,得知自己有來成都的機會,她非常開心。她自己非常喜歡繪畫,想借由此次行程和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探索文創。她這次做的是手工皮具,因為有繪畫的功底,所以在製作上更注重配色。“我覺得這個皮的顏色有點暗,所以用紅色的線搭配。”

  體驗膠片攝影的小夥伴們是最讓人羨慕的一組。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互相拍攝,學習膠捲沖印,最終都沖洗出了非常漂亮的照片。“我真的好幸運能夠抽到這一組!”臺灣大學的黃享歆開心地説,“看著自己拍攝的影像從底片經過繁瑣步驟及漫長的等待最終洗成相片,且在過程中與攝影老師、隨團的攝影大哥一起交流玩攝影的心得,也從攝影前輩們的對話中獲得許多影像的歷史故事和攝影小知識,心中的幸福、滿足感真的無法言語。”

  主修服裝設計的臺灣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張皓雲,一邊做著陶藝、一邊和同伴交流,他希望在四川獲得更多靈感。這位曾經去過廣東、福建等大陸各省的大四男生,覺得自己應該多出來走走看看,獲得更多不同的文化體驗,“無論是繼續深造還是就業,我想我會到大陸來試試。”

  此次“蜀意我創”川臺學生文化創意體驗營活動由國臺辦新聞局指導,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臺灣《旺報》社主辦,持續到8月27日。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川臺學子一對一結成組合,前往竹編藝術之鄉眉山青神、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四川旅遊學院、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德陽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等地,讀四川、尋文創、找靈感,開展一系列文創主題活動。(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

   

    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合影

     

    在成都西村創意産業園參觀

     

    臺灣學生陳子耀體驗“木梳”製作工藝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