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兩岸情

泉州提線木偶:一線牽兩岸

2015年12月02日 16:55:44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臺灣偶戲的傳統與新姿 ——訪台灣政治大學教授蔡欣欣

  東南網11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陳夢婕)掌中36條線,演繹神話傳説、百姓故事。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泉州提線木偶,因為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大放異彩而被海內外民眾所認識。而在臺灣,它的近況如何?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下,臺灣偶戲又走出了怎樣一條發展路徑?就此,本報記者專訪了臺灣政治大學教授蔡欣欣。

  記者:這幾年臺灣提線木偶的發展情況怎麼樣?

  蔡欣欣:提線木偶在臺灣俗稱傀儡戲,它的傳統功能主要是除煞和開廟門,有時拜天公或過生日等也會請提線木偶來表演。但由於這些功能也可被其他的偶戲取代,市場需求沒有那麼強。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提線木偶的表演難度較大,學習傳承者日漸稀少,這幾年發展的情況並不是很樂觀,只剩下高雄等地有零星幾個戲團,並且演出的機會也不多。這樣的劇種,我們會通過“劇藝標本保存”和“文化生態重建”的雙重渠道進行搶救。這兩種渠道就類似把劇種放進博物館,通過政府的扶持,把劇種保護起來,等待它們再次被大眾接受的機會。

  記者:臺灣木偶戲為大陸民眾所熟悉可能還是從電視偶戲開始,能否談談臺灣傳統偶戲與新興媒體的結合。

  蔡欣欣:臺灣嘗試把偶戲搬上電視螢幕,其實是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借助電視螢幕,它的傳播可謂無遠弗屆。之後,就有人開始用華麗的布景和燈光特效包裝出“金光布袋戲”。再後來,又有了如今每年有數十億新台幣産值的霹靂布袋戲,有的劇團甚至還發展到有自己的獨立電視臺,專門播放電視偶劇。

  記者:傳統木偶藝術該怎樣讓現代觀眾接受又不失了根本呢?

  蔡欣欣:其實,這樣的改變究竟好不好,是見仁見智的事情。因為場面很炫,看這樣的戲,就像是參加一場嘉年華,也會有人批評這是搞噱頭,但我會去思考一齣傳統的劇目怎樣呈現出另外一種藝術效果。在臺灣,我們還會嘗試演出形式的創新,比如臺北木偶劇團在《秦瓊倒銅旗》中,就有人偶同臺演出、跨界結合的創意,這種耳目一新的表演方式吸引了年輕一代走進劇場。當然,在我看來,偶戲的魅力最終還是在劇場,你只有進入劇場,看到操偶者與木偶之間渾然一體的感覺,才會真正被這種表演藝術感動。偶戲的根在劇場,但一個劇種因為生存的環境和時代美學變化而産生的蛻變不可避免,我們也要尊重藝術的多元化發展。

  文化名片

  提線木偶在漢代成為殯婚嘉會中的獨特表演藝術,晉唐時隨中原士族南遷入閩,唐末五代在泉州地區流行。由於在這片土地上歷經千年而不間斷的傳承,泉州提線木偶積累了豐富的傳統劇目,擁有獨特的劇種音樂“傀儡調”和多達300余支的傳統曲牌唱腔,包括“壓腳鼓”“鉦鑼”等古稀樂器及一整套相應的演奏技法,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理線功法——線規。同時,它還兼備了特具“唐風宋韻”的偶頭造型及精美絕倫的雕刻、粉彩、偶像結構、服飾盔帽等製作工藝。2006年,提線木偶入選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專家點評

  王景賢(泉州提線木偶劇團團長)

  泉州木偶戲保留了許多地道的閩南古文化。由於閩臺獨特的“五緣”優勢,連廟裏的神明也都是認識的,泉州提線木偶對臺交流可謂得天獨厚。泉州提線木偶劇團平均每年赴臺交流兩三次,到臺灣訪演已成為其常態性的工作,這在大陸木偶劇團中獨一無二。此外,泉州木偶劇團在臺演出有一半以上是在一般民眾走得到的廟宇、廣場等地,是臺灣最接地氣的地方。泉州提線木偶不但在臺有大量“粉絲”,有的觀眾還因戲結緣,到泉州尋根,甚至拜師學藝。小小木偶一線牽,不但牽起了兩岸民眾共同的文化記憶,也加深了兩岸民眾的情誼。

  智庫團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閩南文化研究基地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廈門市閩南文化研究會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