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兩周前,北京10家企業與臺灣文創“大咖”(閩南話,意為有實力者)在臺北簽署了7.17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單。它的背後,是炙手可熱的臺灣文創。
何人在“創意”臺灣?又是誰讓創意生金?
兄弟仨
趙勝傑面前擺有3把壺,價格數以萬計。據稱,在收藏家手中,每把壺價值都在10萬元以上或更甚。
位於臺中市大雅區的“趙家窯工藝坊”內,3把壺成為趙氏三兄弟的鎮窯之寶。
“它會冒煙,會飄香,至少3分鐘。”長髮及肩、一張娃娃臉的趙勝傑特別向中新社記者介紹那把“神仙壺”。
隨著開水緩緩注入茶壺,但見潔白的茶壺外壁上,慢慢散發出嫋嫋白煙,同時瀰漫開來的,還有淡淡茶香。
陶泥材質遇開水産生化學反應,趙勝傑認為,“神仙壺”獨特之處就在於此,它取自當地盛産的紅土,每噸僅能提煉一公斤陶泥,他每批只做100把。
趙的父輩都是木器工匠,他是上高中後才接觸陶藝的,大學畢業後,專于制陶。隨著兩個弟弟的加入,兄弟仨雕塑、設計、創意各司其職,共打天下。
“臺灣只有大雅生産小麥,這就是趙家窯最與眾不同的地方。”面朝小麥田的“趙家窯工藝坊”,墻壁上挂著麥稈,各式陶器均刻有麥穗。趙勝傑説,這裡所有陶器原料除紅土外,還特別添加了小麥稈製成的灰釉。
夫妻倆
林芳仕夫婦生活在琉璃世界。在他們南投縣竹山鎮的家中,大到門窗、屏風,小到擺設、相框,無一不是繽紛瑰麗的琉璃製成。
據林芳仕介紹,琉璃由各種顏色的玻璃細沙熔燒而成,製作過程必須精確掌握細沙的膨脹系數,面對昂貴的材料,失敗即是燒錢。
“當客人滿意自己的作品時,心裏頗有成就感,有錢賺又得到他人的感激,真好!”他們的家現在是以夫妻倆名字命名的“芳仕、璐昂琉璃藝術館”。以家為館,夫妻倆把點滴創作都鑲嵌在居家環境裏。
林芳仕指著房頂的琉璃説,若是晴天,太陽光會透進來,低碳又環保;而窗戶上的那些琉璃透光不透明,既有藝術性,又不失私密。他反覆強調,“我們提倡生活藝術,而不是單純的裝飾”。
退伍後從事茶葉銷售的林芳仕,可謂半路出家。從事油畫創作的妻子,讓他發現琉璃之美。他們的琉璃作品頗受好評,曾受邀赴巴黎展覽。
祖傳者
全世界每三把薩克斯風裏,就有一把“臺灣造”,它出自臺中市後裏區。
“一齣生,就註定這一世要做這項産業。”在以爺爺張連昌命名的樂器公司,60歲的張宗瑤已是第三代,他13歲就動手打造出第一把薩克斯風。
只會簡單吹奏試音的張宗瑤時常感嘆,“我只接下阿公樂器製作的功夫,卻沒有遺傳到音樂天分”。
同樣在南投縣水裏,從父輩時代開始制陶的林國隆,現為“水裏蛇窯”第三代傳人。
只因父親一句“雖然窯業是夕陽産業,但這是祖先傳下來的技術”,他起了承襲家業之念。當時,蛇窯面臨關閉。
30多年來,林國隆把“陶”從生活器具延伸至藝術,已將傳統的技術活做成了文化教育、休閒娛樂的文化園區。
“連昌樂器”也由過去的單純代工轉變為品牌行銷。“你知道嗎,陳雲林2012年來臺訪問時,獲贈的樂器就是我們産的。”張宗瑤的太太王彩蕊介紹説。
令張、林兩家欣慰的是,第四代已開始吹奏薩克斯風、玩起陶器了。
[責任編輯: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