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創客”引領臺灣青年前進大陸就業熱

2015年06月17日 08:15:00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廈門6月16日電(記者姚遠 王笛 許雪毅)“我早上起來發現看不清東西了,我要告訴媽媽我近視了嗎?她會不會罵我?”在許多人眼裏,這是個幼稚可笑的問題,臺灣青年陸初傑卻從中看到了商機。

  隨著大陸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政府大力推動“網際網路+”和青年創業,吸引了新一代以創意制勝的臺灣“新鮮人”。

  陸初傑出生在臺灣,在美國唸書,如今在上海創業。在他開發的一款名為“甭糾結”的手機軟體裏,大陸的少男少女們上傳著各種“成長的煩惱”,大到情感問題、小到“要不要文身”,請其他網友投票或留言來幫助自己做選擇。每個問題還會自動生成圖表,顯示不同性別、星座和出生年代的用戶在的選擇差異。

  這個頗受歡迎的App為陸初傑贏得了來自大陸的數百萬美元融資,還在剛剛結束的海峽論壇上獲得一項創新獎項。

  談起大陸的創業環境,陸初傑顯得十分興奮。“大陸有很好的創業環境,資金充裕。很多投資人看得很遠,看重的是你做的是否是對的事情,能否為社會創造價值。”他説,“這裡很公平,只要項目夠好,投資人是願意投錢的。”

  “臺灣的人口和市場都十分有限,要追尋更大的市場,就要敢於走出來。”陸初傑説。正如他所説,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前往大陸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臺灣媒體今年所做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受訪年輕人有意前往大陸工作。

  近年來島內經濟不景氣,不少年輕人抱怨“低薪”、“凍薪”。臺灣當局勞動主管部門統計顯示,2014年臺灣大學本科生平均初任薪資27152元(新台幣),低於1998年的29887元。

  致力於兩岸青年交流的臺灣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理事長陳長風説,臺灣年輕人來大陸就業或創業是“不可逆的態勢”。早年間,進入大陸的臺灣年輕人多在大陸臺企就業,如今不少人進入大陸的民企、國企,乃至政府部門,分佈更加廣泛。

  陳長風認為,很多臺灣年輕人走進大陸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他們很清楚地意識到這裡是未來的市場。

  “對臺灣創業者來説,大陸有兩大迷人之處:風投資金充裕,政府扶持力度大。”臺灣朝陽科技大學的江竹翔説。

  他的團隊正在打造一種特殊的“銀行”,從健康人的糞便中提取腸道菌種,儲存起來供衰老患病時使用。江竹翔希望將項目的實驗基地設在廈門,因為這裡承諾為臺灣“創客”提供場地、租金等方面的支援。

  在大陸,政府提出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並支援大眾創業萬種創新,這使得“網際網路+”與“創客”成為當下創業的“風口”。

  近年來,大陸不斷釋出的惠臺舉措,如增加客運航班、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對臺灣居民開放、下調臺胞來大陸簽注收費等,也為臺灣居民來往、定居大陸提供了方便。

  今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就提出,要為兩岸青年創業就業提供更多機會,讓兩岸同胞參與越多受益越多。

  最新的惠臺措施是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14日在海峽論壇大會上宣佈,將對臺胞來往大陸免予簽注,並適時實行卡式臺胞證。有分析認為,這都將鼓舞臺灣年輕人西進就業、創業。

  就讀于臺灣東吳大學的林紘宇曾多次參加兩岸交流活動,借著這些機會深入觀察了大陸社會。他看好大陸龐大的健身市場,正在與同伴打造一款App,為大陸健身愛好者提供專業、平價的“私教”服務和飲食指導。

  “我們做了大量的調研,希望讓App更加的‘接地氣’。”林紘宇説,“我們注意到大陸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有比較多的擔心,因此我們會更重視飲食指導的部分,尤其是對食材挑選的指導。”

  陸初傑的App同樣針對的是非常大陸特色的問題:大陸的許多獨生子女成長十分孤獨,遇到煩惱時缺少傾訴的對象,只能獨自“糾結”。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兩岸青年的文化差異帶來了優勢互補的可能。

  陸初傑建議,初涉大陸的臺灣創業者可以尋找更了解本地市場的大陸合夥人,實現優勢互補。臺灣青年創業協會總會副會長王嘉年也建議,重文創的臺灣青年與懂市場的大陸青年加強合作,共同開拓市場。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