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魯臺會:精選臺灣八大傳統工藝引市民驚嘆

2014年09月04日 08:52:00來源:濰坊新聞網

  據濰坊新聞網報道,9月1日,第二十屆魯臺經貿洽談會在濰坊魯臺會展中心拉開帷幕,“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聯展—臺灣非遺文化館(展)”也正式亮相。臺灣非遺文化展精選了臺灣漆工藝、掌中布袋戲、錫工藝、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中國結工藝等八大項傳統工藝的百餘件精品參展。

臺灣著名的掌中布偶表演藝術家陳錫煌在表演掌中布袋戲

臺灣著名的掌中布偶表演藝術家陳錫煌在表演掌中布袋戲

  當天上午,記者在展廳內見到了臺灣非物質文化項目重要指定傳承人陳萬能和張鳳英,兩位臺灣藝術大師在現場大展絕活,把濰坊市民看得驚嘆不已。

  非遺精品之一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

  現實中看到織布的情景,市民紛紛拍照留念

  9月1日上午,在海峽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聯展臺灣非遺文化館內,一位身穿傳統服飾正坐在地上織布的中年女子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她的面前擺放著一張巨大的“織布機”,説是織布機,但跟平常見的那種織布機不同,前面是一個滾筒狀的大圓木,織布用的線全都通過圓木運轉起來。

  記者看到,現場圍了一圈參觀的市民,很多人都在忙著拍照留念。“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織布的情景,沒想到今天在現實中見到了,而且跟電視上的還不一樣,太讓人驚訝了。”家住濰城區魯發名城小區的市民王先生對記者説,他過來逛魯臺會,看到這家展位前挂著很多用麻線織成的衣服,感到特別新奇,看到有人在現場展示後,更是很吃驚。“衣服實在是太漂亮了,真的很想買一件,可惜人家根本不賣。”

  記者採訪了解到,這位織布的女子名叫張鳳英,是臺灣傑出織女張玉英的外孫女。張鳳英跟記者説,她織的這種布名字叫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具有濃烈的臺灣原住民藝術特色與價值。

  張鳳英介紹道,按照用途功能區分,主要分為平織、斜紋織、菱形織、浮織和經挑等。其中經挑技法是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當中最上乘的禮服織作技法,工序千變萬化,紋樣和色彩都有特殊的文化意義,這也是她當天展示的重點。

魯臺會:精選臺灣八大傳統工藝引市民驚嘆

張鳳英穿戴特色服飾,展示賽德克族群編織工藝,吸引了市民的圍觀

  三歲時候跟隨外婆學習,張鳳英是唯一傳人

  張鳳英告訴記者:“這幾種織法,不但要有很高的技巧,還得用腦思考,需要很高的專心度及耐心度,而且還要有足夠的工具交替反覆使用,才能織出賽德克族這種傳統織布的代表作。”

  張鳳英指著面前的“織布機”説,最前面的那塊“大圓木”名字叫經軸,是由一塊完整的木料製作出來的,非常珍貴。“這套經軸從我外婆的奶奶就開始用,到我這一輩已經是第五代人了,足足有上百年的時間。”

  張鳳英説,她三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外婆張玉英學習織布技藝,傳統織布、編織、打版、服裝設計製作、手工藝品製作等整套流程全都完整學習了下來,是張玉英的唯一傳人,也是目前臺灣唯一指定的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傳承人。

  張鳳英告訴記者,在外婆那個年代,由於條件限制,外婆的技法沒有通過影像資料保存下來,正因為如此,她在平時的製作過程中,非常注重做筆記和保存視頻資料。“這套工藝實在是太繁瑣了,真正願意花心思學習的年輕人並不多,我希望把這些資料全都保存下來,不希望這種技法從我的手中斷掉。以後如果有後人對這個感興趣,可以直接參照我留下的資料學習。”張鳳英説,這次來到魯臺會,也希望跟本地的一些織術大家多做交流,推陳出新。

  非遺精品之二錫工藝

  大師現場製作錫工藝品,粉絲激動不已

  在張鳳英的對面,一陣叮叮噹當的輕響聲從人群中傳來,記者擠進去一看,一位戴著黑框眼鏡的老人正坐在桌前用錘子敲打著一塊錫片。這張桌子上擺放著幾個碗狀的石器,零散放著一些銀白色的錫片,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桌子上五六把各式各樣的錘子。老人手裏拿著的這把錘子錘頭通體呈白色,遠看像一根被削掉了皮的白蘿蔔,非常有特色。

  老人把錫片放到石器沿上,用錘子敲打著,錫片的形狀不斷變化著,很快一隻仙鶴的頭部就“誕生”了,引得圍觀的群眾拍手喝彩。

  記者看到,在老人的身後擺放著一些錫藝作品,製作之精美,構思之巧妙,讓人嘆為觀止。“年輕人可能對這位老人不太了解,在臺灣提起他來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老人名叫陳萬能,是臺灣的當代錫工藝大師。”現場一位對錫工藝非常了解的市民樊先生跟記者説,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到北京大學演講,回贈給了校方一件禮物錫雕“牡丹鳳凰”,就是陳萬能大師的作品。

  對錫工藝非常癡迷的樊先生,看著陳萬能先生的作品異常興奮。“真的做夢都沒想到,在濰坊居然能親眼見到陳萬能大師,而且能在現場看到他製作錫雕,太高興了。”樊先生説。

  14歲時學習技術,從事這行已近60年

  錫是一種質地非常軟的金屬,延展性非常好,熔點也很低。陳萬能對記者説,臺灣錫工藝發展已經有數百年曆史了,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一般應用於婚嫁或者宗教禮儀當中,象徵著富足安樂。

  陳萬能指著桌子上的器具説,在錫雕的製作過程當中,需要先從半手工、半模具的技藝著手,經過融錫、踏片、灌模、剪裁、焊接、組合、磨光、彩繪等整套工序,非常費時費力,是一種非常複雜需要高超技藝的民間工藝。如果要完整製作出一套錫雕,可能要耗費幾個月的時間。

  陳萬能祖籍福建省同安縣,從祖父那一輩開始就以打錫謀生,清朝末年移居到了臺灣嘉義鹿草鄉,後來又轉移到了鹿港,他父親三兄弟分別在鹿港開了三家錫坊。“我14歲的時候就跟隨父親學習打錫了,如今從事這個行業已經有59年的時間。”陳萬能對記者説,錫器因為表面有類似金、銀等貴金屬的光澤,非常受歡迎。再加上“錫”的閩南語發音跟“賜”一樣,就因為這種吉祥的寓意,錫被廣泛的應用於拜神祭祀之器和婚嫁用品,曾經盛極一時。

  陳萬能告訴記者,錫工藝最早發源於福建泉州,直到現在,泉州還有一條打錫街,他曾經去過一次,覺得特別親切。

魯臺會:精選臺灣八大傳統工藝引市民驚嘆

73歲的陳萬能在進行錫工藝的製作

  錫藝市場曾經沒落,通過創新找到出路

  提到錫工藝的發展,陳萬能對記者説了這樣一句話:“昨日的創新,就是今日的傳統;今日的創新,就是明日的傳統。時間一直走,不會等任何人,只有不停下腳步地努力創新,才能開創屬於自己的路。”

  陳萬能的這句話,一語道破了他成功的關鍵,那就是創新、不斷的創新。陳萬能告訴記者,錫藝市場在臺灣也曾經有過一段沒落、慘澹的時光,當時的錫藝工人紛紛轉行,各地的錫藝店舖紛紛關門,他家的店舖也沒能倖免。

  那段時間裏,陳萬能也被迫改行當起了印刷工人,但他並沒有放棄,一直再想讓錫器重生的辦法。“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萌生了一個靈感,把供桌上原來各自獨立的柑燈與龍燭合二為一,打造出了一種創新的龍拄燈。”陳萬能説,作品完成後,他借錢買了一張去臺北的單程票四處推銷自己的作品,但因為錫藝沒落,東西做得再好都沒人買,開始的時候店家連看都不看就拒絕了。

  “如果賣不出去這件作品,我連回家的路費就都沒有了。”陳萬能説,幾經週轉,經一位朋友介紹,終於有一家店願意看看他的作品,而且事先聲明瞭只是看看,不一定買。到了店裏後,店家勉強打開了包袱,讓他沒想到的是,店家看了作品後第一句話就問“這樣的作品帶了幾件過來”,最後高價買了他的作品。

  陳萬能説,這件事情讓他大受鼓舞,也讓他明白,創新才是生存的根本。自此之後,他刻苦鑽研,先是獨創了一種新的錫片冷鍛技法,更是將傳統的形制不斷改良,跳出了祭祀用的局限,創作出了許多富有藝術性的立體錫雕,把錫器提升為錫藝。另外,陳萬能在題材上也大膽突破,首次嘗試人物題材,很多傳統人物都被他用錫雕的技法來表現。“在傳統中尋求創新,把藝術品帶入生活,這樣的錫業才有前途。”陳萬能説。

  作品都是獨一無二,希望更多人能認識

  陳萬能説,他的作品講求從無到有,每一件都是他手工製作的,凝聚了自己的心血。正因為如此,他自豪地跟記者説,他的每件作品都不會重復,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正因為如此,陳萬能的作品數量偏低,但每一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陳萬能表示,錫藝其實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行業,他曾經收過幾個徒弟,但大多數學不到一半就跑了。“確實太苦太累了,尤其是夏天,一工作,衣服從早到晚全都是濕的。”陳萬能對記者説,讓他覺得欣慰的是,他的三個兒子繼承了他的衣缽,而且在錫藝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績,“這讓我非常自豪,不僅是因為自己畢生從事的事業有了傳人,更因為這項技術和藝術不會自我的手裏斷掉。”

  據了解,由於在錫藝上的突出成就,陳萬能獲得了一項大獎。他跟記者説,得這個獎讓他覺得最大的意義和價值就是鼓舞了有意願從事錫藝創作的年輕一代。

  陳萬能説,這次來參加魯臺會,是他第一次來濰坊,非常興奮,“濰坊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都出過很多了不起的人物,我希望能通過參加魯臺會這個契機,在現場親手製作錫雕,讓更多的人認識這門藝術”。(韓鎮、趙春暉、李早花、張馳、王雅萍)

[責任編輯:李典典]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