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特色廟會週五起亮相 臺灣七大夜市將搬到海滄

2014年06月11日 08:50:00來源:廈門日報

  “來海滄逛兩岸特色廟會,一次嘗遍臺灣七大夜市美食。”記者昨日從海滄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作為海峽論壇的分會場,兩岸特色廟會將於6月13日-17日在海滄市民文化廣場舉辦,這也是兩岸特色廟會首次走出廈

  “來海滄逛兩岸特色廟會,一次嘗遍臺灣七大夜市美食。”記者昨日從海滄區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作為海峽論壇的分會場,兩岸特色廟會將於6月13日-17日在海滄市民文化廣場舉辦,這也是兩岸特色廟會首次走出廈門本島。

  亮點一:首次移師島外

  本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廟會圍繞“味道中華香飄兩岸”主題,著力打造“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品牌,在風景秀麗的海滄灣畔,為廣大市民呈上兩岸知名美食。臺灣七大知名夜市——臺北士林、臺北寧夏、臺北饒河、基隆廟口、臺中逢甲、高雄六合、臺南花園,將同時亮相海滄,無疑成為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本次廟會將持續近一星期,將讓市民有充分時間將兩岸美食吃個夠。與往年相比,這是該廟會首次移師島外,首次多點互動——除了海滄市民文化廣場主會場之外,還將在阿羅海城市廣場設置分會場。

  亮點二:原創音樂會

  整個廟會將以兩岸美食大夜市、兩岸文藝大舞臺、兩岸趣味大遊園等三大項目為核心,以海滄文創精品大聯展為輔助,共包括七大項活動,亮點紛呈。

  據介紹,廟會不僅匯聚了兩岸的經典美食、特色小吃,還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上演兩岸精品文藝秀。組委會不僅邀請到了臺灣藝人、展現原汁原味的臺灣文化,廈門小白鷺民間舞團、海滄民俗蜈蚣閣表演等充滿閩南文化特色的精品節目也將亮相,讓市民在大飽口福之餘,還可以大飽眼福。

  據了解,由臺灣音樂人楊慕發起的“音樂廈門”正式落戶海滄,廟會期間將為市民朋友獻上充滿原創元素的音樂會,讓市民體驗到別樣的音樂生活:“微風吹來,空氣中都是音樂的味道。”

  亮點三:大黃鴨

  與此同時,在兩岸趣味遊園裏,廣大市民們不僅可以體驗單車慢騎,還能夠參與博餅、兩岸景區圖片競猜等活動。

  除了品嘗兩岸美食、參加趣味遊園外,特色廟會上,各種特色商品也將讓市民一飽眼福。臺灣及閩南伴手禮一條街將引入臺灣地區和閩南地區50來傢具有代表性的特産商品商家,共襄盛舉。

  據了解,以“活力海滄大愛無疆”為主題的“大黃鴨”展出將延至6月20日,並將與本屆廟會活動相結合,推出《大黃鴨留下逛廟會》系列活動,吸取更多的市民遊客前來。

  【資料】

  臺灣七大夜市

  臺北士林夜市:囊括大江南北各種小吃,從牛排、鐵板燒到蚵仔煎、廣東粥,琳瑯滿目。每到夜晚,華燈亮起,夜市人潮將通道擠得水泄不通,是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處。

  臺北寧夏夜市:位於臺北民生西路至南京西路段,夜市匯聚許多傳統臺灣小吃,包括蚵仔煎、蚵仔面線、臺南碗、豬肝湯、滷肉飯等,充分展現大稻埕的古早風味。

  臺北饒河街觀光夜市:位於臺北市松山區饒河街,在臺北數一數二受歡迎,更是臺北第二座觀光夜市。週末假日,饒河夜市人山人海。

  基隆廟口夜市:位於臺灣島東北角,據當地耆老記錄,廟口小吃歷史可追溯到日據時代末期。經數十年演變,聲名遠揚,成為臺灣地區代表性夜市之一。

  臺中逢甲夜市:位於臺中市西屯區,是全臺灣最大的觀光夜市。逢甲夜市特點在新奇又有趣的小吃,是創新小吃的原始地。

  高雄六合夜市:位於高雄市,入夜後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各種本地可口美食琳瑯滿目,歷史悠久,經濟實惠,吸引國內外觀光客慕名而來。

  臺南花園夜市:每週四、六、日營業。花園夜市歷史並不悠久,但在短時間內發展成今日近400個攤位,已與臺北士林夜市齊名,得“南花園、北士林”之名。

  【回顧】

  第一屆

  臺灣小吃來廈紮根

  2011年6月,時值第三屆海峽論壇,作為其配套活動,兩岸特色廟會首次在廈門閃亮登場。10個臺灣縣市的夜市美食、13個臺灣縣市的特産,在160個展位上吹響“集結號”,吸引了觀眾包括遊客有160萬人次。該廟會之後,臺灣小吃集體紮根廈門。

  第二屆

  美食與文創結合

  2012年6月,廟會繼續緊扣閩臺民風民俗和鄉情鄉誼主題,新增福州作為廟會活動的舉辦地。廈門提高品質,擴大規模,攤位達250個,連續一週在廈門中山路、人和路上演。

  本屆廟會增加了文創方面的內容,共有臺灣文創特産展、臺灣特色商品展、臺灣夜市一條街三個展區,吸引遊客超過200萬人次。

  第三屆

  廟會成為論壇明星

  2013年6月,此次廟會規模擴大為232個展位,其中臺灣小吃展位132個、臺灣特色産品展位100個。特色小吃區匯聚了許多過去沒有的新品。兩岸特色廟會已成為海峽論壇最具人氣的“明星項目”。(記者 楊繼祥 林岑)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