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臺辦幫助扶貧點村開展文化扶貧
台灣網11月30日石門縣訊 日前,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尤其是山區,寒氣逼人。但在石門縣羅坪鄉何家峪村部民俗文化廣場上,卻是歡笑陣陣,村裏留守在家的大媽大姐,三三二二從灶房、柴火房走出來,齊聚到村部文化廣場,學習城裏最時興的廣場舞,她們中有年逾70歲的老太,有剛過20歲的年輕媳婦,“一、二、三,蹦嚓嚓”,在老師的帶領下,她們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四點,學習得熱火朝天,音樂聲、歡笑 聲匯成歡樂的河,山光、舞影,勾勒著鄉村美麗的風景。不負初心,終成願望。這是石門縣臺辦開展文化扶貧,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一個場景。
今年,按照縣委安排,石門縣臺辦作為“精準扶貧”牽頭單位和縣三中、文聯兩家後盾單位聯繫扶貧羅坪鄉何家峪村。“精準扶貧”不僅要加強村裏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更要加強群眾思想文化建設,從思想上實施扶貧。從三月份結對認親開始,縣臺辦就確立了“物質扶貧和精神文化扶貧並重”的工作思路。
如何開展文化扶貧,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縣臺辦及其他兩家後盾單位和村支兩委反覆研討,針對該村民俗文化深厚、群眾喜愛唱山歌、打九子鞭卻苦於沒有稱心如意的活動場所訴求,決定進一步配套完善原村部民俗文化廣場建設。經多方努力,投資近25萬元,面積約800平米的村級民俗文化廣場以新的面貌呈現。環保節能的太陽能路燈、光滑平整的地面、最新的音響設備,功能齊全的健身器材,讓群眾一下子喜歡上這個場所,大家陸陸續續走出家門到廣場上開展文化活動。為了學會城裏人最時新的廣場舞,應群眾願望,扶貧工作隊專門從縣裏請了專職的舞蹈老師驅車百多公里到村裏開展一週的培訓,這便有了文章開頭最初的場景。
為了加強群眾思想文化建設,扶貧工作隊還幫助配套完善了村圖書室建設。目前,村級圖書室藏書3000多冊,圖書種類齊全,基本滿足了 不同文化層次群眾的需要。(台灣網石門縣臺辦通訊員 梁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