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一份鄉情,跨越海峽——記沔陽旅臺同鄉會成員唐祝三老人

2017-02-24 13: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2月24日仙桃訊 2月21日,氣溫陡降,北風冷雨,是立春以來最寒冷的一天。

  再冷也擋不住回家的腳步。通海口鎮共和村,88歲的村民唐忠喜迎來了海峽對岸的親人——92歲的哥哥唐祝三。老哥倆有説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

  “只要我還走得動,每年都要回來看一下。”一件樸素的深藍棉襖,一頂灰色呢子禮帽,唐祝三雖已年過九旬,依舊身板挺拔,言語清晰,見到鄉親們禮貌性地彎腰、握手。

  “兩年沒回來,家鄉變化真大啊。”唐祝三這裡走走,那裏看看,感慨萬千,“我最牽掛的就是家鄉的一草一木。”

  唐祝三十多歲參軍,曾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越野翻山,南征北戰,抗擊日寇,保衛家鄉,一生戎馬倥傯。上世紀四十年代,唐祝三到了臺灣,曾任《中華時報》記者。

  離開家鄉的時間越長,那份思念之情就越濃厚。他積極組織沔陽同鄉會,傾吐思鄉之情,為家鄉盡一份心。“一生愛國未曾偏,無愧炎黃葛氏根”——是他的心聲。

  1981年,為了回到故鄉,他取道日本,飛到加拿大,再往阿根廷,準備回家。由於當時局勢,他猶豫不決,在阿根廷稍作停留後,飛回日本。最後,還是在國內朋友的幫助下,終於成功返鄉。

  那是34年來首次回家。他見到了日思夜想的親人,見到了白髮蒼蒼的老母親,大家哭了一夜。

  “在外遊子的那份思念之苦,常人難以體會。”唐老説,每逢節假日,他們白頭聚首時,常常抱在一起失聲痛哭。有一次,唐老在香港登上了九龍山上的“望鄉臺”,遠遠眺望大陸,“我多麼希望望到祖國的親人,望到故鄉的親人,可是只看到了廣東邊境。”唐老熱切盼望兩岸和平統一。

  在唐老的號召下,沔陽旅臺同鄉會不斷發展壯大,從最初的十幾人到現在的300多人,越來越多的沔陽老鄉加入了進來。

  2008年3月28日,沔陽旅臺同鄉會在高雄市舉辦了一場聯誼會。唐祝三説,“一下子聚集了這麼多講同樣口音的老鄉,滿廳‘您那’稱呼聲不斷,宛如置身朝思暮想的故鄉。正是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聯誼會上,播放了宣傳仙桃的電視片。日新月異的景象讓在場同鄉激動不已。“我們要盡綿薄之力,為家鄉做點事情。”在唐祝三的倡議下,大家紛紛捐款,很快捐出數萬元。這筆款項飛過海峽,飛回家鄉。

  “強國勝在教育,我希望能盡綿薄之力,激勵家鄉學子刻苦求學,幫助學生克服家庭困難順利完成學業,促進家鄉的發展。”從1993年起,唐老和同鄉會成員形成一個約定:每年回鄉一次,發放獎學金,捐資助學。

  24年來,他和沔陽旅臺同鄉會的會員們一起,在沔城高中、仙桃八中、通海口中學等學校發放助學金,幫助許多寒門學子完成學業。每一年,他們資助25個貧困學生,每人1000元,資助總額達到40多萬元。

  這幾年,唐老年紀大了,他發展了不少年輕人加入同鄉會。“第二代”們為同鄉會注入新鮮的血液,將捐資助學的愛心行動延續下去。這其中就有唐老的兩個兒子唐良知和唐良能。前年,老人因身體原因不能回來,兩個兒子將助學金帶回了家鄉。(台灣網湖北省仙桃市臺辦通訊員 許立菊 劉嘉玲 陶三群)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