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臺灣互為“一日生活圈” 經貿文化交流升級
“隨著期盼已久的空中和水上直航相繼開通,以往需要輾轉一天的武漢與臺灣兩地,現在單程飛行時間僅需兩個半小時,相互之間已構成一日生活圈,借此兩地的經貿文化交流活動日趨升級。”回顧過去5年兩地的交往,一幕幕激動人心的場景仍歷歷在目,該市臺辦主任黃楚卿説。
黃楚卿説,武漢作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爆發地,與臺灣聯繫密切。過去5年中,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江丙坤、關中、林益世、蔣孝嚴等政要先後參訪武漢,武漢與臺灣苗栗縣展開了各領域大交流、大合作等。
特別是2006年10月,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益世率中國國民黨代表團、親民黨甘泉黨部主委黃幸強率親民黨代表團、新黨主席郁慕明率新黨代表團同時來漢,參加紀念辛亥革命95週年活動,開創臺灣國民黨、親民黨、新黨三黨領導人首次在大陸同一城市聚首的先河。
黃楚卿指出,隨著兩岸關係的緩和,地理區位條件優越的武漢備受臺商青睞,吸引近千家臺資企業。但兩岸未通直航一直是武漢臺資企業發展壯大的制約因素,臺商往來兩地極不方便,需要多次輾轉、頗費週折。
這個“瓶頸”在2008年終被打破,經武漢市委、市政府的艱苦努力與支援,當年12月武漢在華中地區率先實現對臺空中直航。截至2010年,漢臺空中直航航班已達每週8班,可實現當日往返,今年將增至10個班次。
2010年4月,臺灣臺中港與武漢陽邏港的漢臺快航啟動,兩地海上大宗貨物運輸時間比以往縮短近十天。
漢臺空中和海上直航的開通,極大方便了兩地人員的往來。兩年來,武漢市民赴臺旅遊觀光人數成倍增加,去年接近10萬人。2010年,來武漢觀光旅遊和參觀考察的臺灣同胞也突破10萬人。
“更大的影響還體現在兩地經貿文化交流方面”,黃楚卿説,創建於2004年的武漢臺灣周品牌效應逐年擴大,主辦方先後從武漢市升格為湖北省,再到國務院臺辦,累計簽署各類投資合同、協議99項,投資總額逾30億美元。2010年4月首次“移師”臺灣島內舉辦,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率領1000多人的代表團,積極開展多種形式交流活動,採購總額達5.7億美元,在島內掀起一股“湖北旋風”。
5年來,武漢與臺灣的經貿交流、合作也結出碩果,吸引包括富士康、冠捷、多普達、菘凱、鴻景、統一企業、斯米克集團、遠東集團等52家百強企業在內的諸多臺資企業相繼落戶武漢,高科技産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和“總部經濟”成為其投資熱點,初步構建起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和吳家山經濟開發區三個國家級開發園區為主要支撐,並輻射全市的華中地區臺商投資密集區總體框架。
特別是以臺資為主體的吳家山經濟開發區,在2010年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根據武漢市規劃未來將繼續以引進臺資為主,這將為武漢臺商發展壯大創造更加有利的空間。
黃楚卿表示,“十二五”期間,武漢市將圍繞打造華中地區臺商密集區這一主線,以辛亥革命百年慶典為契機,繼續擴大兩地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同時,進一步拓展兩岸通航範圍,推動陸資赴臺,發揮兩岸民眾的聰明才智,早日把武漢建成孫中山先生《建國方略》中所構想的“東方芝加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