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臺辦副主任龍明彪(右三)、北京市副市長王寧(左三)、兩岸師生代表共同啟動“第十八屆京臺青年交流周”。(台灣網 齊昕攝)
台灣網7月3日北京訊(記者 齊昕)“ 第十八屆京臺青年交流周”活動於2017年7月3日在首都博物館舉行啟動儀式。本活動將在一週時間內,通過文化體驗、青年交流、青年聯誼等系列主題活動,讓臺灣青年多層次、多角度的了解北京的歷史發展脈絡,並體驗大陸文化科技創新發展成果,鼓勵和支援臺灣青年來京學習、實習、就業、創業。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龍明彪、北京市副市長王寧、北京市臺辦主任王力軍、北京市文物局局長舒小峰、北京團市委副書記郭文傑、首都博物館館長韓戰明、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關忠良、首都師範大學副校長徐志宏及海峽兩岸青年民意企業家協會理事長楊鎮浯等各界嘉賓出席了啟動儀式。
在致辭中,王寧歡迎臺灣同學來到北京、認識北京、了解北京。“數不勝數的歷史遺存和非物質文化遺産、92所高校和172座博物館賦予了北京獨特的韻味。因此,我相信通過這次交流活動,在傳統文化上,大家一定會收穫滿滿。”
京臺青年交流周走過了十七個年頭,已經成為了京臺兩地青年交流的重要平臺。王寧表示:“珍惜情誼,常來常往,北京永遠是兩岸青年的家,北京的未來也是大家共同的未來。兩岸青年從認識交往到相互學習建立友誼,再到共同合作、創業,一路攜手一路歡喜,有的還喜結連理。希望大家通過這一週的交流活動,結下深厚友誼,把各自優秀的方面學習好,分享好,讓北京成為彼此的難忘之地。”
“北京是一個非常令人著迷的城市,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感受。”兩岸青年工作者楊鎮浯強調了交流對兩岸青年的重要意義。“在與臺灣青年交流的過程中,我不會預設立場的告訴對方要在哪發展,只有他們自己來走、來看、來交流、來感受,自然就會理解、就會認同。只有交流才能帶來認同,只有真正的理解才能夠帶來真正的相互了解。”
致力於為兩岸青年搭建交流平臺的臺灣教師代表林麗燕第一次來大陸是1993年,當時她覺得大陸就是1973前的臺灣。但現在,她認為北京在一年內的發展在臺灣需要十年,甚至更久。“上一次來北京是2月28日,那時候共用單車還沒像現在這麼普及。可以説臺灣青年沒必要去歐美發達國家,來大陸就可以開拓眼界。”
臺灣青年來之前關心的是北京霧霾問題,而回去之後思考的是發展機會的問題。“在大陸,臺灣青年可以發現原來我們中國人真的好進步,並以同為中國人感到驕傲,這是我常常看到的。”林麗燕説:“大陸的孩子到本科的時候都要背井離鄉去讀書,跟臺灣很不一樣,臺灣高雄到臺北只有兩個小時,大學生每週都可以回家,因此沒有獨立自主的習慣。臺灣同學來了大陸之後才知道什麼是距離。每次自己自費來帶隊,但還是很開心,就是因為看到自己播下的兩岸交流的種子生根發芽擴散出去,特別有成就感。”
臺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黃渝舜對北京的初印像是文化底蘊深厚,但是來了北京之後發現,原來北京在現代化方面也已經超越了臺灣:“北京好多高樓大廈之間有淩空走廊連通,大陸真的是一直在進化。”值得一提的是,黃同學的姐姐去年參加過京臺青年交流周後,還自費來大陸自由行了一圈,“姐姐與大陸同學的交流沒有間斷,感情很深厚,這次還特地讓我給朋友帶來了禮物,而且還要求我給她帶面膜回去。”
臺北大學的黃可鐘同學雖然是一名經濟學專業的學生,但他也是一名歷史愛好者,參觀的過程中不斷為展品拍照,還拿紙筆記錄下講解員的重點內容,在見到兵馬俑展品的時候興奮地招呼同學過來看。黃可鐘錶示:“在看到每一件古老的展品時,我就會試圖理解它的製造過程,回想當年的古人使用它的場景,想像古時候的社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據了解,此次京臺青年交流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團市委主辦,北京市學生聯合會、北京市青年聯合會承辦,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以及市文物局、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高校和部門協辦。同時有臺灣大學、高雄大學、屏東大學以及海峽兩岸青年民意企業家協會等臺灣合作單位共同參與。臺灣高校師生、臺灣青年代表和北京青年代表等共計150人參加活動。(台灣網 齊昕)
臺灣大學的黃可鐘同學邊看展覽邊記筆記。(台灣網 齊昕攝)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跪射俑最受兩岸大學生關注。(台灣網 齊昕攝)
兩岸大學生近距離欣賞中國古代精美瓷器。(台灣網 齊昕攝)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