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滾圖

首屆海峽兩岸新生兒醫學論壇(廈門)舉行

2018年09月04日 16:19:25  來源:廈門日報
字號:    

  

  市婦幼保健院院長蘇志英(前右)與臺灣新生兒科理事長蘇百弘簽訂《海峽兩岸危重疑難新生兒遠端會診平臺合作意向書》。(陳海峰 攝)

  首屆海峽兩岸新生兒醫學論壇(廈門)日前舉行。本次活動由廈門市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廈門市婦幼保健院主辦,旨在促進海峽兩岸在新生兒醫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會上簽署了海峽兩岸新生兒醫學合作交流協議和遠端會診合作意向書。這也意味著,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作為區域新生兒救護分中心,將在推動兩岸新生兒醫學交流、提升本地區新生兒救治水準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新生兒醫學兩岸領航者聚廈

  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洪豐穎表示,本次論壇聚集了新生兒科醫學界兩岸領航者,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會長封志純教授、臺灣新生兒科理事會理事長蘇百弘教授都來廈參會。頂級專家團隊帶來前沿的技術和理念,必將推動我市新生兒醫學進一步發展。

  廈門市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會長、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林新祝告訴記者,臺灣新生兒醫療技術和管理水準比福建強很多。這次臺灣來了4位大牌專家,講授的都是新生兒科的重點和難點,包括早産兒動脈導管未閉、臍帶延遲結紮、持續肺動脈高壓、超低出生體重兒救治等。早産兒有很多並發癥,是否積極干預一直有爭議;臍帶延遲結紮有助於新生兒從母體獲取更多鐵,但何時延遲、延遲多久尚無定論;持續肺動脈高壓是新生兒危重症,搶救成功率不太高。大陸近幾年才成功救治1000克以下超低出生體重兒,臺灣起步早,已累積了十幾年經驗。這4位專家在臺灣都是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他們結合豐富的實例,深入闡述了相應課題,使學員們受益良多。

  廈門新生兒專家也在大會上一展風采,針對低血糖腦病、新生兒視網膜病變、神經檢測腦電圖等進行了講解。

  臺灣專家隔海可聽患兒心跳

  會上,廈門市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與臺灣新生兒科理事會簽署了海峽兩岸新生兒醫學合作交流協議,市婦幼保健院與臺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兒童醫院簽訂遠端會診合作意向書。“借助臺灣地區先進的醫療技術,我們可以進一步提升廈門新生兒救治水準,拓寬、加深兩岸醫療資源的互聯互通。”市婦幼保健院院長蘇志英教授介紹,以後,疑難危重患兒遠端會診時,臺灣專家可通過網路實時查看患兒的影像片子、體檢結果等,廈門醫生現場用聽診器聽診,臺灣專家也能聽到經過放大處理的心跳聲音。

  蘇志英院長表示,海峽兩岸新生兒醫學論壇(廈門)將固定下來,初定每兩年舉辦一次,“希望通過兩岸高水準的學術交流、持續的醫療合作,不斷提升本地區新生兒救治水準,造福廣大患兒。”

  新生兒救治量居全市之首

  作為此次盛會的主辦單位,廈門市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醫學發展得到與會專家的讚譽。林新祝主任介紹,該院新生兒科是福建省新生兒救護網路分中心、廈門市級重點專科,是廈門市最大的新生兒醫學中心,現有120張床位,負責廈門、漳州、泉州三個地區30多家醫療機構危重症疑難新生兒轉運工作,2011-2015年累計轉運2100余人次。2014年,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新生兒科陳超教授加盟市婦幼保健院,科室團隊建設再上新臺階,救治水準、科研水準和綜合管理能力處於全省先進水準。科室在引進人才的同時,注重人員培養,不斷完善梯隊建設。科室是廈門市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會長單位,目前共有25位醫生,全國醫師協會新生兒分會常委1人,正高以上職稱4人、副高以上4人、主治醫師6人,其中碩士以上13人、博士1人,形成了戰鬥力很強的新生兒救治團隊。去年,該科新生兒出院量達4278人次,居全市首位。該科搶救成功的最低出生體重患兒是600克,最小孕周患兒是24周,目前福建省尚無醫院打破此紀錄。

  “新生兒科醫務人員很累。我們醫院對新生兒科在政策上給予傾斜,為醫務人員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整個團隊穩定,保持蓬勃向上的氛圍。”蘇志英院長表示。

  多學科協作悉心呵護新生兒

  新生兒科的發展,離不開醫院其他學科的密切配合與支援。廈門市婦幼保健院作為婦兒專科醫院,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我們醫院的分娩量全市最多,醫院始終以保障母嬰健康為宗旨,推行的是大圍産醫學的理念。”蘇志英院長解釋説,從生命孕育的源頭開始,生殖醫學中心就開始發揮重要作用;懷孕後,産前篩查、胎兒監測密切跟進,一旦發現異常,産科早早請新生兒科會診,出生時,新生兒科隨時待命;出生後有問題,新生兒科、兒外科緊密協作,遺傳醫學、神經康復也及時跟進,為患兒制定全面詳細的治療方案。相關學科每季度開會討論,優化新生兒救治流程。“我們多學科組成的團隊在全方位呵護新生兒的健康。”

  林新祝主任透露,近年來超低出生體重兒有增多趨勢,這類患兒後遺症很多,最嚴重的就是腦癱。現在,隨著早期監測和防治腦癱的技術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超低出生體重兒被救活了,且沒有留下嚴重的後遺症。“以前每年救治的超低出生體重兒以個位數計,現在一年能救治20個左右,腦癱發病率約10%-20%,大多數康復得不錯。”

  蘇志英院長説,超低出生體重兒增多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之一就是高齡産婦增多,妊娠並發癥增多。二孩放開後,新生兒醫學必將遭遇更多挑戰。“我們將進一步增強新生兒綜合救治能力,為新生兒健康保駕護航。” 本報記者 楚燕 通訊員 陳海峰

[責任編輯:趙苗青]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