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法律快車” 一站式化解臺商之憂
“招手即停”釋疑惑
最近,在漳州經營體育器材生意的臺商楊文通遇到了煩心事。一位入職未滿月便辭職的員工鬧到了辦公室,聲稱自己在職期間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要求支付雙倍工資與賠償金,否則便要提訴。儘管覺得對方不講道理,但楊文通又不知如何據理力爭。“沒打過官司,人生地不熟的,不得吃虧啊?”楊文通滿腹憋屈。
一籌莫展之際,一輛由專業法官掌舵的“法律快車”駛到了“家門口”。見到漳州市中院涉臺庭法官陳淑香,楊文通迫不及待地大倒苦水:“職工福利都是按照規定來的,我怎麼就莫名其妙地成了周扒皮呢?”
問明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陳淑香為其解釋了《勞動法》的有關規定,辨明瞭是非曲直。“法官一開講,我就意識到自己的擔憂是多餘的。”面對前員工的無理訴求,楊文通不再逃避,擺事實、講法律,直面這場勞資糾紛。最終,對方自知理虧,不再糾纏。
“法律快車”是漳州市中院涉臺庭去年推出的一項新舉措,它直接開進各大臺企,零距離為臺商提供專業法律服務。在首站漳浦桂宏工業有限公司,即有30多家來自周邊的臺企負責人爭相前來聽講問詢。
陳淑香説,臺商面臨的法律難題主要集中在買賣合同、建工合同、勞資糾紛等方面,為了做到有的放矢,法官們都要事先做好摸底工作,收集好相關案例,現場以案説法為臺商答疑釋惑。
編外“乘務員”顯身手
自這項服務推出以來,“法律快車”已從漳州市區開到了漳浦、長泰等地,不少在漳臺商也紛紛加入這趟法律之旅,成為編外“乘務員”。
宇文通便是其中的一員。“這種服務模式很像臺灣的‘法務快車’,讓我們不用到法院也能就地解難題,同時也讓更多臺胞了解了大陸的法律。”不久前,宇文通正式受聘為涉臺民事案件調解員,並跟隨“法律快車”入臺企,與其他臺商分享經驗。
事實上,近年來漳州法院系統的這股編外力量一直在壯大。自2009年5月以來,漳州已聘請了120名臺商、臺胞擔任涉臺民商事案件調解員,並在涉臺企業中選任138名企業主管作為臺企司法聯絡員。他們不僅在“法律快車”上爭當義務“乘務員”,還在日常生活中當起“和事佬”。
“訴諸法庭並非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調解優先、案結人和才是最佳方案。” 黃信輝是第一批臺商陪審員和調解員。經過幾年曆練,黃信輝已經成為一名調解能手。受漳州市中院所托,前一段時間黃信輝參與調解了一起涉臺合同糾紛。當敲開原告家的大門時,他發現原告的父親竟是自家公司的老園丁。黃信輝進門後,沒有急於調解,從企業經營理念、命運風水、“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文化聊起,最終邊泡茶邊把一起糾紛化解在了訴前。
正因為有了黃信輝、宇文通這樣的編外“乘務員”,許多臺商主動參與進來,了解、學習大陸法律。“臺商之間有同鄉之情、同業之誼,我的新問題或許正是他們的老經驗,彼此多溝通,往往事半功倍。”楊文通説,一趟“法律快車”去除了自己的心頭病,除了法官權威的釋法之外,還有各路臺商分享的維權經驗,讓他有了應訴的勇氣。
招商引資有底氣
小事門前解,大事進法庭。“‘法律快車’提供的是一站式的法律服務,小事我們儘量在現場化解,遇到棘手的難題則要帶回法院,經研究後再予以反饋。” 陳淑香告訴記者,2011年開始,漳州市中院涉臺庭已分別在臺商投資區和古雷經濟開發區掛牌成立辦事處,開展異地辦公,並在臺企聚集區設立涉臺審判聯繫點、法官工作室等,將專業法律服務延伸至重點區域,此次開通“法律快車”則進一步擴大了服務範圍,讓更多臺商能在“家門口”享受到法律服務。
當門前調解無效時,“總調度室”——涉臺法庭便成了最堅實的後盾。2009年,漳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單獨建制的涉臺法庭,集中審理涉臺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三合一”的審判架構,不僅讓臺胞參與訴訟更為便捷,更提高了涉臺審判的專業性。
“臺商在遭遇法律難題時,時常有無力感,而一站式的法律服務,打消了他們的顧慮。”漳州市臺商投資區臺商聯誼會副會長林瑞澤坦言,沒了顧慮,招商引資便更有底氣。不久前,來自東莞的臺商到漳州考察,欲尋找投資新地。走訪中,他們對漳州的涉臺法律服務非常認同。沒多久,這批臺商就帶來了捷安特自行車全套生産線,落戶漳浦自行車工業園區。
“儘管如此,受人力、時間等因素影響,目前‘法律快車’只能不定時的出動。”陳淑香表示,下一步漳州市中院將制定具體的行動方案,讓“法律快車”不再打“遊擊”,而有具體的路線、停靠站點以及時間表,把這種零距離的服務變為一種新常態。(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劉蔭花 黃國軒)
[責任編輯: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