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

2010年02月25日 15:21:00來源:福建日報

  《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經福建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標誌著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成為福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國務院《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精神,總結實踐經驗,適應形勢發展要求,有必要對綱要進行修編。本綱要是福建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在新的起點上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綱領性文件,政府應通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和年度計劃,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動員組織全社會力量貫徹實施。

  第一章 新形勢下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大意義

  2004年初,中共福建省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著眼于促進福建又好又快發展,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從福建實際出發,在歷屆省委探索實踐的基礎上,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提出並實施了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思路,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黨的十七大報告、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六屆六中全會《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以及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批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近幾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出“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2009年5月,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一步明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和目標任務,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已從地方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等中央領導先後視察福建,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寄予厚望,為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指明瞭方向。

  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以福建為主體,面對臺灣,鄰近港澳,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連內陸,涵蓋周邊,具有自身特點、獨特優勢、輻射集聚、客觀存在的經濟區域,是我國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佈局中處於重要地位。福建省在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居主體地位,與臺灣地區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具有對臺交往的獨特優勢。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得到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援,海內外的廣泛呼應,臺港澳和周邊地區的積極參與,發展思路進一步完善,定位進一步明晰,效應進一步顯現,氛圍進一步形成,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的形勢、趨勢、態勢和氣勢,充分體現福建人民服務全國發展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的強烈責任意識,全面展示福建人民謀求發展的意識、攻堅克難的精神、應對風險的氣勢、服務全局的合力、拓展創新的氣魄和鍥而不捨的韌勁,形成了“活、和、創、韌”的基本經驗,為進一步加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新形勢對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出新要求。黨的十七大作出支援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首次在全黨確立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地位,把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與維護中華民族的核心利益、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緊密聯繫起來,賦予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以新的責任。國務院《意見》的公佈實施,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兩岸關係出現重大積極變化、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進入關鍵時期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在祖國統一大業的史冊上將寫上濃重的一筆。福建省委、省政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國務院《意見》精神,順應科學發展的大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趨勢,提出要努力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區、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區,進一步明確了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途徑和目標,體現了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內涵的延伸、拓展、深化和提升。

  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是中央決策和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

  ——進一步發揮福建省比較優勢,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有助於福建在新一輪發展中樹立新理念、形成新思路、開闢新空間,充分發揮沿海港口、外向帶動、對臺合作、生態資源和對內聯接等優勢,實現經濟社會在新的起點上更高水準、更優效益的又好又快發展。

  ——完善沿海地區經濟佈局,推動海峽西岸其他地區和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發展的重大舉措。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將為促進中部崛起、西部開發提供一條快捷順暢的對外開放戰略通道,不斷拓展福建發展空間,推進福建與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對接,形成從環渤海灣到珠江三角洲沿海一線的完整發展佈局,凸顯海峽西岸在東部率先發展、東中西部良性互動的全國區域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戰略部署。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將進一步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緊密聯繫、互動聯動、互利共贏,使福建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的結合部、先行區和重要通道,增強臺灣同胞對祖國的向心力和認同感,為推動形成海峽經濟區打好基礎,進一步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責任編輯:宿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