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在築臺胞走進社區 與當地居民共話端午情

2024-06-12 14: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活動留影(貴陽市臺辦供圖)

  台灣網6月12日訊 “在臺灣吃的粽子是比較扁的,今天第一次學包粽子是尖的,還挺有趣的。”在貴州生活了10年的臺胞簡肇宏,近日參加貴陽市雲岩區2024年臺胞普法宣傳、座談交流暨端午節聯誼活動時説道。

  當天,38名在貴陽的臺胞相聚在貴陽市雲岩區中天花園社區,和當地居民一起交流書法寫作,向他們學習如何包粽子,以端午節為契機,共話同宗同源的兩岸情誼。

  “選兩片大一點的葉子,像這樣卷過來”“糯米不要放太多,用筷子壓實”……活動室內,社區居民熱情地教授著前來學習包粽子的臺胞。

  在活動中,多名臺胞分享了他們在貴州生活的感受。臺青代表邱智良表示,得益於政策幫助,他的孩子順利在貴陽上學;1996年來到貴州經商的謝木傳直言貴陽是他的“第二故鄉”;剛到貴陽一年左右的黃天霓,運營起自媒體賬號“臺灣幺妹”,已經小有人氣,她表示很幸運通過學習包粽子這項新技能,加深對貴州貴陽的了解;貴陽市臺協會會長、貴州首登集團董事長藍讚登27年前來到貴州經商,對當天的聯誼活動很有感觸,“我的妻子和孩子都住在臺灣,每逢佳節倍思親,聯誼活動能夠緩解我的思鄉情緒,今天看到這麼多臺灣同胞,我們一起過端午,真的很溫馨。”

  當天活動還開設了“普法微講堂”,邀請律師向臺胞宣講有關婚姻的法律知識,並通過問卷調查徵集臺胞對築、臺兩地經貿文化交流、兩岸婚姻、政府服務等當面的意見和建議。

  貴陽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臺辦主任張小明表示,臺辦系統始終堅持“臺胞有事找臺辦,臺胞的事無小事”的服務意識,盡最大努力為他們排憂解難,搭建溝通和發展的平臺,“希望大家以今天活動為起點,加強聯絡、聯動,相互‘借智’,實現資訊和資源共用,在建立友誼的同時共同發展事業,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明天,也為推動貴陽貴安高品質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台灣網、貴陽市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