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站好先鋒崗 情暖萬家心——抗疫路上天津臺辦人在行動

2020-03-05 13: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3月5日訊 早春的津城,寒風依舊瑟瑟。天還未亮,天津市臺辦黨員幹部張蓓就早早地起來了,她要安頓好孩子之後,在8點前趕到距家近10公里的柳林街金海灣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她是前一天夜裏10點半接到通知的,當天晚上臺辦志願者服務群裏,一直到後半夜大家還在熱烈地討論,“一定不辱使命,展現臺辦幹部風采!”“不忘初心、不負重托、牢記使命、積極作為”,“請辦領導放心,我一定會按照要求做好各項工作,為戰疫助力!”……簡短有力的話語,表達著同志們下沉社區參與防控的激動心情,體現了臺辦黨員危急時刻胸懷大局、敢於作為的戰鬥精神。2月18日,16名黨員幹部組成社區小分隊,奔赴各自的崗位,為2.9萬的家庭、7.2萬的居民送去市委的問候、帶去臺辦的守護。

  危險時刻,我是領導我先行

  不期而至的疫情,是對全體黨員的一次考驗,更是對黨員領導幹部的一次拷問。“我們一定要管住自己的人、辦好臺胞的事、聽從上級的令。”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這是臺辦領導班子的工作要求和責任擔當。他們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

  疫情就是命令,從大年三十到初二。張勁主任連續三天堅守在工作崗位,時刻關注著疫情動態。他更是率先來到自己的居住小區,主動亮明黨員身份,加入志願者行列,參加社區排查和疫情防控。社區值守雖然辛苦,但是卻把溫暖送達給了居民,把安心傳遞給了小區。在他的帶動下,臺辦近三分之一的黨員幹部自發來到所在小區參加站崗,韓世洲同志在第一次值守回來後就深有感觸地説“社區人太少了,他們太辛苦了!”方雪梅同志也講“小區是我家,為自家安全做點兒事情是應該的,更何況我還是一名共産黨員,這個時候更應該站出來。”樸實的話語表達出每一名義務奉獻的黨員幹部心聲。

  天津海河醫院,是天津市定點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一般人對這裡都是避之猶恐不及。但臺辦副主任原清同志在得知臺資企業——康師傅.頂益食品公司準備向海河醫院捐贈物資的情況後,卻是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帶領臺辦幹部沈斌、常亮,共同用黨性和初心展現了新時代“逆行者”的風姿。請戰後,他們就積極與公司溝通,協助推進物資籌集、出庫運輸等各項工作,同時高度關注每一環節的安全防護,將口罩遞到每一位送貨師傅的手中,並一道前往海河醫院交接捐贈事項,捐受雙方對此都非常感動。公司華北東區的董事武惠梅就動情地説:“你們這個時候來到抗疫前線,真的讓我看到了勇氣,看到了擔當”。

  社區是城市的最小單元,管控好社區是打好防疫戰的關鍵。在接到臺辦所在地小白樓街道黨工委的求援要求後,辦領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的指示要求,積極對接單位所在社區,實地察看點位,並率先請戰,同時第一時間向黨員發出號召,全體黨員紛紛踴躍報名。吳榮華同志是臺辦機關黨委書記,也是臺辦在崗年紀最大的黨員。自從進入2月份,他就很少回家,單位——社區——單位,兩點一線構成了他行動的坐標圖。作為一名曾經的戰鬥機飛行員,他把軍人的風采帶到了抗疫的戰場,聞令而動、勇挑重擔,不僅站好指定崗,還主動扛起了午、晚飯時間的值守,只為讓社區工作者能夠吃上一口熱乎飯。上行下效,臺辦黨員李雅男、吳曉嘉等同志也先後向社區提出要求,主動承擔晚上的值守任務,夜冷心暖,他們在寒風中散發著一名共産黨員的光和熱,溫暖著一方居民。

  副主任于為忠同志按照安排留守機關,雖然工作的重心不在社區,但是他仍然踴躍參加泰安道社區的值守。陳建萍同志是班子成員中唯一的女性,年前因為身體不適正在恢復,她主動克服困難,第一時間返崗,義無反顧衝到防疫抗疫的前沿陣地,與黨員同志們一起到社區守路口、測體溫、普及防控知識、消毒殺菌……她還隨時帶著一個小本本記錄發現的問題和居民的需求,寫抗疫日誌進行反思和總結,並及時反饋給社區改進工作。

  率先垂范,起而行之。在領導班子的帶動下,臺辦全體共産黨員積極行動起來,點錄社區“雙報道”,以多種形式認領小區防控任務。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一聲聲您好、一次次測溫、一項項檢查,匯成了最溫暖的底色,守護著一方平安,詮釋出新時代臺辦共産黨員的優良作風。

  防控一線,我是黨員我奉獻

  疫情防控,責任高於天。關鍵時刻黨員就要挺身而出,豁得出來,衝得上去。

  農曆正月初四,受領市防控工作指揮部辦公室部署的督導任務,臺辦第一支黨員隊伍,就率先深入一線,實地指導督促河北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而此時的河北區已經出現多名確診病例,疫情形勢嚴峻,是防控工作的重點區域。

  “我有到基層檢查工作的經驗,這個任務交給我!”臺辦黨員廖劍萍主動請纓,帶領黨員史文澤、吳曉嘉、閆學博,迅速組建4人小分隊,大家及時做好分工,加班加點熟悉內容,研究工作方案,車上、路邊都成為了他們的指揮室。“咱們要抓緊時間,儘量多地把公共場所走一遍。”“我覺得醫院、地鐵站、火車站這些地方一定要去”“還有社區、超市、菜市場這些也都要看一看,掌握情況。”小分隊成員認真討論,劃分重點區域,哪風險高、哪任務重、哪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他們就要去哪。

  “你們這個白菜多少錢一斤?”“咱們超市的一些生活必需品供應目前是不是充足?”“咱們院的老人有多少?現在情況怎麼樣?”2天時間,他們跑了社區、學校、醫院、菜市場、超市、養老院等37個點位,工作盡心盡職盡責、抓細抓深抓實,受到領導的肯定和認可。

  “我作為一名共産黨員,在這種戰時情況下,應當與同事們戰鬥在一起。”“我作為一名年輕黨員,隨時聽從黨的號召,到基層加入疫情防控工作。”市委臺辦年輕黨員張濤、孫怡積極相應號召紛紛向支部提交《請戰書》,字裏行間飽含了臺辦黨員的使命擔當和決戰信心。

  2000元,這是一名普通公務員近三分之一的月工資,在看到越來越嚴峻的疫情形勢,看到身處困境的武漢防護資源緊缺的情況,黨員方雪梅同志2月8日向湖北武漢捐出了這一筆款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只是盡點心而已”。

  黨員劉晟曾因2次腦部手術聽不到聲音,只能借助手機實時翻譯與人溝通。組織考慮身體原因,沒有給他安排具體任務。但是看到同志們紛紛投入“戰疫”,他心急如焚,主動請戰。“是否可以讓我參加社區疫情防控?”這是夜裏11點,他給安排社區站崗的同志發出的資訊。很快,他就穿上志願紅、拿起體溫槍,和同志們戰鬥在了一起。“我幫您辦理一張出入證,您住幾號門幾零幾?家裏幾口人?電話多少?”劉晟一邊詳細詢問著,一邊目不轉睛看著手機螢幕上翻譯出的資訊。不少居民得知他的情況,都紛紛向他豎起了大拇哥,他卻説:“我是黨員,這沒什麼。”他的世界雖然無聲,但是行動有言,他用愛心唱響了新時代共産黨員的奉獻之歌。

  黨員張新宇是中文系的高材生,她在參加了社區值守工作後,深有感觸,每天都會寫一寫自己的“抗疫日記”。在2月18日的日記中,她是這樣寫的:“這個時候必須我們衝在前面,老百姓才安全、才踏實,我們願用負重前行,換津城百姓宅家靜好。”

  這次黨員幹部下沉社區,給了大家向社區、向群眾學習的機會。很多黨員同志都對社區工作有了新的理解,也深深體會到這些“小巷總理”“居民管家”的艱辛和堅持。黨員張曉在微信群裏就提到她所在的小區沒有物業沒有門衛,只有一個臨時搭建的僅容一人的簡易崗亭,值守人員輪流在裏面取取暖,而在外面站崗一個小時就會渾身凍透。“不禁感慨前一段時間下雪時,社區的工作人員是多麼辛苦!”。

  當下沉社區黨員們不分六日共築疫情“防護墻”的同時,留守單位的黨員們也在日夜奮戰,王愛華、呂彥鵬、張繼敏……他們既要做好後勤保障,更要安排好服務台胞臺商臺企的各項工作,還要輪班參加單位所在社區的值守。戰“疫”的集結號已經吹響,臺辦全體黨員正在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戰鬥姿態,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為守護一方平安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大局當前,我是臺辦我盡責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大陸團結一心、奮力抗疫的同時,臺灣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勢力卻借機趁火打劫,升高兩岸對立對抗。面對這樣的形勢,市臺辦始終堅持“兩岸一家親”,高度重視和關懷臺胞健康福祉,積極為在津臺胞提供防疫服務和生活幫助,千方百計協助臺企有序復工復産。張勁同志先後10余次深入社區住地和臺資企業,為臺胞送去物資、鼓勵抗疫信心,為企業排憂解難、推動生産發展。于為忠同志帶領經濟處黨員幹部,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問候在津臺胞臺企300余人次,並積極與市紅十字會對接,協助做好臺胞臺商捐贈事宜,截至2月25日,臺企臺胞累計捐款316.17萬元,捐物折合人民幣420.37萬元。他還會同市臺協和各區臺辦積極推動107家臺資企業實現安全有序的復工復産,會同濱海新區協助臺資企業招工60余人,得到企業負責人的點讚。

  民以食為天。在抗“疫”戰鬥中,食品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堅強後盾,抗擊疫情爭分奪秒,提供後勤物資保障同樣是與時間賽跑。1月28日一大早,市委臺辦接到康師傅——天津頂益食品有限公司關於協助復工復産的工作函。“特殊時期,必須保證市場秩序和物資供應穩定,迅速幫助聯繫溝通,刻不容緩!”辦領導一聲令下,相關人員迅快速反應,第一時間聯繫公司,詳細了解情況。

  “我們現在原物料庫存不足,員工緊急返工也需要幫助,還有跨省運輸問題……”“好,還有哪些問題?我們會儘快幫助解決。”市委臺辦把公司提出的困難和訴求一一記錄下來,迅速組織專人力量,與相關部門聯繫溝通。不到一天時間,就幫助解決了相關物料及包裝配套供應廠的供應,特批應急物資及人員運輸車輛通行證,幫助康師傅實現用包車從鄰近省市將作業員逐一接回。同時,積極聯繫防疫部門,派遣專業防疫人員,到廠進行防疫排查和安全生産指導。

  晚上8時,公司3條生産線順利開起,工廠燈火通明,近500名員工返回生産管理崗位,工人正加班加點,機器開足馬力,滿負荷運轉。目前,日産量不低於400萬包,加上公司充足的庫存儲量,足夠一座人口上千萬的超大城市每個人每天兩三包的需求量。隨著生産線的逐步恢復,可以快速滿足京津冀等周邊省市的市場需求。

  而這只是107家復工復産臺資企業中的一個縮影。為了讓在津臺胞臺企安心放心,市委臺辦在疫情之始就發出了溫馨提示:“堅定信心不動搖、科學應對不恐慌、配合防控不埋怨、堅守崗位不鬆懈、同舟共濟不退縮”,這封信通過手機向每一位在津同胞傳遞了黨和政府的信心和決心,傳遞了臺辦的關心和溫暖,凝聚起津臺眾志成城戰疫情的強大力量。(台灣網天津市臺辦通訊員 閆學博 趙高超)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