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灣青年:期盼2022年冬奧會 望 “透徹”了解大陸

2019年01月28日 14:18:00來源:台灣網

在冰雪博物館,營員們體驗3D模擬冰川場景。(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台灣網1月28日北京訊 (記者 郜利敏)“怕了!怕了!”來自臺灣東吳大學的李敏已經來過北京三次,但是北京的嚴寒依然令她不得不將自己“全副武裝”起來,所有厚衣服穿上身,抵禦寒冷。

  1月21日至26日,北京市臺聯舉辦了2019年臺胞青年冬令營,邀請來自臺灣大學、高雄師範大學、東海大學等臺灣高校的30余名學生相約北京、張家口。本次活動以“相約冰雪助力冬奧”為主題,營員們圍繞北京冬奧會主題,通過參訪交流和實地體驗冰雪項目,感受冰雪魅力,了解冬奧會,體驗嚴寒中蘊含熱情,共同為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助力。

  冬奧,嚴寒中孕育激情

營員們在雪地開展了拓展訓練。(台灣網 郜利敏 攝)

  自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奧會閉幕後,2022年冬季奧運會開始進入“北京時間”。大部分營員們表示,冬奧對於他們來説,既熟悉又陌生,對冬奧會中比賽運動項目更是知之甚少。這次冬令營活動,讓他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冬奧會,熟悉冬奧會,為冬奧會加油助力。

  22日下午,張家口市籌辦冬奧會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場處楊責坤有趣、生動地講解了關於冬奧會相關內容,詳細介紹了關於北京冬奧會申辦歷程、籌建情況以及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知識等,並科普了滑雪等相關運動知識,讓大家全面了解冬奧會。

  “每次看到跳臺滑雪的影片,都會起雞皮疙瘩。”臺灣政治大學的陳韻如表示,這次冬令營中她學到到奧運滑雪項目的專業,增長知識,增加自己對滑雪運動的樂趣。通過講解和影片分析,她了解到每項運動都特別需要速度、爆發力、耐力,並且還需要運動員鍛鍊平衡感、美感、肌耐力等。“每個運動員都非常值得敬佩。”

  1980年,中國首次參加冬奧會;1984年,薩拉熱窩冬奧會,海峽兩岸中國選手第一次同時參加;1992年,葉喬波為中國獲得史上首枚冬奧會獎牌……在冰雪博物館,這些中國冬奧軍團的第一次被詳細記錄。

  “雖説只有簡短一句話,但是每一份第一次背後,都包含這所有人的心血、付出和努力。”參訪冰雪博物館時,曾作為中學校田徑隊的隊員,臺灣文藻大學葉聿晴表示,運動會“令人上癮”,也是磨煉意志的一把利刃。

  葉聿晴表示,通過這次冬奧會參訪,了解了冰雪運動的魅力,感受到了運動員們堅定的鬥志和毅力;了解了北京申辦2020年冬奧會的艱難歷程;也了解了冬奧會比賽場地規劃及籌建、“大好山河”張家口城市未來規劃。這些讓她充分感受到了大家舉辦奧運會賽事的決心、責任心以及那份光榮之感,令她備受鼓舞。她也希望2022年可以當冬奧會志願者,回臺灣後,她將繼續宣傳2022年冬奧會,鼓勵親朋好友來觀看冬奧會比賽。

  “純潔的冰雪,激情的約會。”冬令營期間,營員們在張家口崇禮區體驗了滑雪運動;在雪地開展了拓展訓練;參訪世界上第一座以冰雪為主題的冰雪博物館,體驗3D模擬冰川;在北京延慶,欣賞冰雕的美。

在冰雪博物館,大家了解冬奧會相關知識。(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北京,將來要“透徹”玩一遍

營員們在故宮博物院合影留念。(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延禧宮在哪?原來這就是景仁宮!如懿居住的翊坤宮在哪呢?”參訪故宮時,營員們積極尋找自己心儀“小主兒”們的宮殿。《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等在臺灣很受歡迎,大家都希望到各位小主兒所居住的宮殿“走訪”。

  “擺駕延禧宮”“參見皇上”“小主,今日太陽是極好的!”在故宮,大家忍不住紛紛“穿越”,宮廷劇的各種臺詞成為大家遊覽故宮的一種熱情。

  在北京,長城爬過4次、故宮遊覽3次……多次來北京的臺灣大學陳聯輝表示,每次來北京,都有一種耳目一新、一成不變之感。北京蘊含著“變與不變”,變動的是經濟發展,不變的是歷史和文化底蘊。

  陳韻如告訴記者,雖説她是第一次來北京,但是她經常通過書籍、雜誌等渠道了解故宮、長城等歷史古跡、名人軼事和北京的發展等,但是親身體驗讓她感覺更棒,甚至有種“回家般熟悉之感”。在長城,她感受到了“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將士們的心情;在故宮,她深刻體會到了皇家的莊嚴肅穆;在衚同,她明白了遠親不如近鄰的含義。她很遺憾,這次冬令營只有短短6天時間,無法深度領略北京的美,她希望未來2年,“透徹”了解北京和大陸其他城市。

  “這次來到北京,我有種被洗滌的感覺。”來自臺灣文藻外語大學的任浩瑋表示,這次參訪讓他的想法、眼界更加開闊。他回憶7月份參訪天津,那是他第一次來大陸。天津的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城市文化等方面,讓他受到了“蠻大的衝擊”。他覺得自己應該去大陸各個城市看看。“一個人,爬得越高,走得越遠,看到得景色越美。”

  “把偶然選擇變成長久記憶。”北京臺聯副會長陳子云希望這次冬令營經歷成為營員們美好的回憶。不一樣的視角給人不一樣的感覺。她希望更多臺灣青年人能夠多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以開放的心態,多元的視角、申辯的思維,成就自己的美麗青春夢。

北京臺聯副會長陳子云出席2019年臺胞青年冬令營心得分享會。(台灣網 郜利敏 攝)

三名宮廷劇迷營員在景仁宮前合影留念。(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在故宮文創店裏,營員們認真欣賞相關文創産品。(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北京,這裡充滿了機會

北京市臺聯2019年臺胞青年冬令營心得分享會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台灣網 郜利敏 攝)

  “真冷”“溫暖”“太美了”……25日下午,北京市臺聯2019年臺胞青年冬令營心得分享會在北京臺灣會館舉行。分享會上,這些字眼成為了“熱搜詞彙”,營員們紛紛表達自己對北京印象,對於北方寒冷的切身體會,對冬奧會期盼,表示這次冬令營令大家收穫滿滿。同時,大家也諮詢了關於在京學習、工作等方面訊息。

  “在這裡,每個人都自己的發展機會!” 在北京工作10年,北京創業公社港澳臺及國際事業部總監鄭博宇在分享會上介紹了孵化産業,講述了自己在北京的發展故事和心得感悟。他希望臺灣青年別帶有色眼光看待大陸,既然來到大陸,“暫且可以先放下‘臺灣想法’”, 好好去了解大陸,感受這塊土地蘊含的蓬勃發展活力。鄭博宇表示,現在越來越多臺灣青年選擇到大陸就學、就業、創業,那是因為這裡發展機會潛力確實比較大,機會確實很多。

  “北京的馬路真得好寬、好平啊!”在京創業的臺灣歌手阿美人楊品驊回憶自己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門貼著馬路拍攝的照片。2007年,由於香港集團公司承接北京奧運廣告項目,他調任到北京工作。2008年,奧運結束後,辭去工作,留在北京打拼。他表示,在北京發展,最深切的感受是大家對臺灣少數民族文化的欣賞與熱愛,所以“大陸是一片很寬廣、很自由的天地”。在北京生活多年,他感受到大陸發展變化,從出行交通工具、消費習慣、生活細節等方面,大陸一直在變化、進步。

北京市臺聯黨組書記王蘭棟出席分享會。(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北京目前臺灣企業3000多家,在京臺灣校友會已有30余個……”會上,北京市臺聯黨組書記王蘭棟通過一系列數據介紹,越來越多臺灣企業、臺灣同胞選擇在北京就業、學習、生活。他表示,北京市臺聯就是臺灣同胞在北京的“家”,被大家親切稱為“臺胞之家”,主要致力於兩岸鄉親、文化等方面交流,也為在京臺胞提供更週到的服務,幫助大家解決困難。

  王蘭棟表示,這次活動中很多營員們都是首次到北京參訪,希望大家能夠收穫滿滿,感受到不一樣的北京,有機會可以常來北京走一走,看一看,為自己將來擇業、生活尋求更多的選擇機會。(完) 

在臺灣會館,營員們欣賞臺灣布袋戲。(台灣網 郜利敏 攝)

營員們在北京會館合影,期盼再相聚北京。(台灣網 郜利敏 攝)

[責任編輯:郜利敏]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