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富陽舉辦“公望富春”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系列活動
活動現場(杭州市臺辦提供)
600多年前,元代大畫家黃公望在富陽結廬隱居並繪就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2011年6月1日,分藏兩岸60多年的《富春山居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曠世合璧,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
從此,富陽和臺灣因《富春山居圖》而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富陽把6月1日前後的一個星期,定為“公望文化周”,作為推進兩岸民眾融合及文化、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我們因名畫而結緣,因結親而情深,因交流而互興。”富陽區委書記朱黨其在致辭時表示,歡迎更多的臺灣同胞到富陽來觀光考察,增進兩岸合作交流,以《富春山居圖》為紐帶,以“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平臺,進一步傳遞親情與友情,加強聯絡與溝通,凝聚力量與信心,促進交流與合作,為弘揚中華文化,為同心同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積極的貢獻。
2013年6月,富陽以黃公望隱居地的名義,創建成為浙江省第二個、杭州市第一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作為當年授牌儀式的親歷者,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在開幕式上説,富陽成功創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五年來,譜寫了搭建海峽兩岸交流平臺、更好地服務兩岸和平發展和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輝煌篇章,“希望富陽進一步建設好‘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一交流平臺,充分發揮好它在兩岸民眾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歷史性地擔當起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特殊角色,全面提升‘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一金名片的知名度、感召力和影響力,努力把‘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創建成為走在全國前列的示範基地。”
據了解,今年的“公望文化周”活動以“山水夢圓”主題,內容主要包括兩個臺灣書畫家作品展、一次“山水對話”和一場“翰墨雅集”。兩個作品展,即昨天上午開幕的“築夢富春”羅永貴作品展、“心香 飛夢”傅狷夫作品展;一次“山水對話”,即海峽兩岸中國畫藝術對話活動;一場“翰墨雅集”,即近60位富陽、臺灣青年書畫家參加的“同心共繪富春山居圖”海峽兩岸青年書畫家富春江雅集活動。
這是一次以中國優秀傳統書畫藝術為“紅線”,串連起的兩岸老、中、青三代書畫藝術家在富春江畔的文化之旅,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以心靈的筆觸譜寫新時代兩岸文化交流的嶄新篇章。(台灣網、杭州市臺辦聯合報道)
活動現場(杭州市臺辦提供)
活動現場(杭州市臺辦提供)
[責任編輯: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