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記者:您認為進一步推動川臺交流深入發展面臨哪些機遇?您對未來與臺灣合作交流的前景有怎樣的展望?
甘霖: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要求,體現了中央對臺大政方針的繼承性、創新性、前瞻性。我們一定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結合四川對臺工作實際,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舉措,務實推動我省對臺工作,為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作出積極貢獻。
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在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在兩岸關係繼往開來的重要機遇期,我省對臺工作也存在著許多有利的條件。今年10月,我率四川經貿文化參訪團到臺灣赴臺參訪交流,深感川臺兩地交流合作空間巨大,前景廣闊。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的決策部署,著眼全局,搶抓機遇,精心謀劃,突出重點,把川臺合作交流推向新的階段。
一是推動川臺經濟合作再上新臺階。抓住中央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成渝經濟區、四川天府新區建設機遇,發揮四川這些年來創造的抗震救災、災後重建和大災之後加快發展的“三大奇跡”的影響,鞏固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好于預期、快於全國、領先中西部的可喜勢頭,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使“投資西部、首選四川,投資四川、輻射西部”成為越來越多臺灣工商界人士的共識和行動。特別是,利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順利實施和後續商談帶來的兩岸生産要素流動更加便捷等條件,加大對臺招商,深化經貿合作,尤其在電子資訊、金融、服務、農業等産業合作方面下功夫,加快引進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少、帶動能力強的龍頭型、旗艦型臺資大項目來川發展,配套引進臺灣中小企業跟進發展、集群發展,努力開創川臺經貿合作新一輪黃金髮展期,為我省加快建設西部內陸開放高地注入強大動力。
二是鞏固發展川臺全方位大交流局面。四川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自然旅遊資源,深得臺灣同胞青睞,每年都吸引數十萬台灣同胞來川參觀考察、探親旅遊。我們要在新的起點上,發揮四川獨特優勢,繼續打造和提升品牌交流活動,在擴大經貿交流上狠下功夫,在深化科教文化交流上創新舉措,在加大基層和青少年交流上不斷推進,在密切川臺人員往來、維護臺灣同胞權益上多辦實事,把交流規模做大、層次做高、效果做實,持續保持和發展川臺大交流、大合作的良好局面。
三是繼續提升四川在島內的影響力。讓更多臺灣民眾認識了解四川,既是深化川臺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提,也是助推我省實施充分開放合作戰略的迫切需要。我們要廣泛運用和調動各方資源,尤其要借助兩岸媒體加大對四川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臺灣同胞了解四川,保持四川在島內的熱度,不斷增強四川對臺灣民眾的吸引力,積極營造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良好氛圍。(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