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星金屬工藝——商海裏耀眼的“天星”
台灣網3月7日訊 風景秀麗的金牛山下,歷史厚重的千年古鎮之側,有個臺商工業園,園內有家企業叫安徽天星金屬工藝有限公司。該公司以國際知名品牌的精品金屬配件設計與開發為主導,瞄準歐美一線市場拿訂單,專為廸士尼、亞斯蘭黛等歐美一流的知名品牌生産的金屬配件,也是美國高爾夫、籃球、足球賽和美國影城紀念品的定點生産廠商,産品遠銷歐美20多個國家和地區,小徽章贏得了大市場,成為商海裏一顆耀眼的“天星”。
一個交通、經濟都不是很發達的小鎮為何能招到這樣一個大企業?這個臺商企業又是如何垂青這方土地?身處偏僻之地為何又能名揚海內外?3月2日,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走進了“天星”,將這些問號一一拉直。
融融的陽光灑在綠樹綠樹成蔭的廠區裏,潔白的玉蘭花隨春風散發醉人的芳香,枯黃的草坪如金色的地毯鋪展在道路兩旁。車間裏寧靜而忙碌,五顏六色的金屬徽章在流水線上快速通過……
公司副總經理徐國勝領著記者一路參觀,低聲地介紹每一道工藝。 他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原本在浙江平湖工作,來到這裡時間不是很長,但他對公司的情況卻瞭如指掌。
2006年,時任縣領導徐濟銀和鎮負責人蘇少春去浙江平湖招商引資企業。臺商李健群通過Walter Melville 投資公司,來到在金牛鎮臺商工業園投資興建1500萬枚金屬工藝品項目,投資1500萬美元,註冊資本750萬美元,充分利用金牛鎮的人力資源和交通等優勢,發揮企業自身優勢,實現企業效益優化與當地經濟發展的雙贏。
公司在創建初期設備簡陋,只是生産一些技術含量低,相對劣質低檔的校徽、標牌等産品。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他們不斷吸引人才,創新技術,引進了全電腦模具雕刻機、自動鑿色機等機械設備,有效改良了産品生産工藝。
憑藉良好的企業聲譽和精湛的工藝技術,多年來,該公司為國內許多單位製作過各種徽章標識産品,還成功進軍國際舞臺,先後為美國、英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軍警界生産製作了300多個品種的徽章、軍警服標識。打開國際市場後,為使産品的品質與國際標準接軌,公司逐步淘汰高污染的電鍍工藝,對原材料進行科學配方,採用電泳技術,經過拋光打磨,使産品擁有環保保護層。
目前,該公司已成為全國徽章行業中首屈一指的龍頭企業。近年來,他們立足於國際先進工藝,不斷加強技術改造,研發生産高附加值的金屬禮品和工藝品,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主要生産廣告促銷品,金屬工藝品,擺挂件飾品。如金屬徽章、匙扣、開瓶器、書籤、手機吊飾、紀念幣、首飾、袖扣、獎牌、服飾配件,皮飾、案臺擺設及PVC軟膠等工藝品。
“你看這個小小的啤酒扳,在美國能賣到七八十美元。”徐國勝語帶自豪。
記者看到一些年輕的女孩,正在對著熒光燈仔細地辨別,並不停地塗抹各種顏料。徐國勝介紹,金屬工藝品製作工藝非常精緻,公司主要工藝有腐蝕、壓衝、壓鑄、馬口鐵、平板印刷工藝等多種工藝,表面上色處理有烤漆滴膠、假琺瑯,平板四色、滴膠、馬口鐵、絲印、移印等多種做法,表面處理的電鍍顏色有金、珍珠金、鎳、珍珠鎳、古銅等多種電鍍方法。質地有純銀、銅、鋁、鐵、不銹鋼等,按客戶的不同需求設計生産令人滿意的産品。
企業的騰飛離不開當政府的支援。金牛鎮人大專職副主任周文清告訴記者,鎮裏本著多給少取的原則,5年來,共給他們減免稅收50多萬元,並對該公司國定資産投資獎勵140多萬元,幫助他們擴大生産,帶動全鎮經濟發展。與此同時,還積極協助幫助其辦理相關證照,解決招工難等問題,實施“保姆式”服務。優良的經營環境,加上企業的自身努力,近年來,他們經受了重重考驗,訂單逐年上升, 2016年年産金屬工藝品250萬枚,年産值達5200萬元,納稅金額超過250萬元。
徐國勝介紹説,當初公司決定來金牛鎮投資,最主要是看重這裡的投資環境和孫立人故居的文化底蘊。他深情地説:“做好一個企業帶動一方經濟,為兩岸商貿交往搭起一座橋梁,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我們這些紮根大陸臺灣商人的不懈追求。”(廬江縣臺辦 夏雲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