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扛牢耕地保護之責,夯實糧食安全基石

2022-10-14 11:00:00
來源:西安網
字號

  2022年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10月10日啟動,“保障糧食供給 端牢中國飯碗”,是今年的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主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廣泛深入開展糧食安全宣傳,多措並舉,創新組織糧食安全主題宣教活動。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工作,多次強調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以更堅決的態度、更有力的舉措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確保農田姓農、良田種糧,牢牢守護住我國糧食安全。

  以更大力度“護田”,守牢安全底線。18億畝耕地紅線是築牢糧食安全的首要屏障,保住了耕地紅線就是保住了人們吃飯問題的核心。有了豐富的耕地資源才能有力地保障糧食生産。要推動耕地保護黨政同責,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以田長制為抓手,壓實各級主體責任,較真碰硬開展定期督查考核問責,確保耕地保護實現基層全覆蓋。要強化資訊化監管科技支撐,加快耕地保護智慧資訊平臺建設,綜合運用大數據、衛星遙感、高位實時監控、移動端巡查等智慧技術,監測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利用變化情況,提升監管效能。要加強土地綜合整治,通過對廢棄園地、殘次林地等土地實施綜合整治,“找回”流失耕地,提升土地資源利用率。

  以更高標準“增田”,提升糧食産能。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著力提升耕地品質,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産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在守住耕地紅線的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耕地品質,增強農田的地力。要穩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建設標準和耕地品質,加大中低産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級,讓農田真正成為高能效、可持續利用的優質良田。要抓好地力修復治理,統籌做好土地輪耕、土壤改良等工作,特別是對因種植經濟作物而過度使用農藥化肥,改變耕地耕作層成分等遭受破壞的耕地,進行有效治理和修復,保持土壤種植糧食作物地力。要加強農技支援,大力推廣水稻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病蟲害等技術,結合機械化生産、標準化作業、規模化經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以更嚴管控“用田”,確保耕地姓農。當前,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現象還一定程度存在,必須持續開展專項整治,確保整改到位。要堅決打擊違規佔用耕地,嚴格限制耕地轉為建設用地,深入清理整治大棚房、違建別墅、亂佔耕地建房,做好佔補平衡,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要依法有序糾正“非糧化”問題,分類明確耕地用途,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耕地主要用於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産品及飼草飼料生産,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産,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於糧食生産。要進一步規範土地流轉,有序推進“退租還糧”,在提高土地産出效益的同時嚴守耕地紅線。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耕地與基本農田作為糧食生産的基礎和保障,事關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以糧食安全宣傳周為契機,讓糧食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構築起保障糧食安全的堅強堡壘,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