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百年奮鬥鑄就歷史輝煌,踔厲奮發推進復興偉業。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指出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強調堅定不移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明確宣示黨在新征程上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目標繼續前進。黨矢志踐行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人民所進行的一切奮鬥就是為把我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勇於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始終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不斷開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和光明前景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産黨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興黨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自成立以來始終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産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鑄就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一座又一座巍峨豐碑,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沒有中國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黨團結帶領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成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新紀元,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黨團結帶領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實現新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實現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以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黨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黨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10年的偉大變革,深刻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機活力。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於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黨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心願,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銳意進取,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
2.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這一總任務中,現代化與民族復興是相輔相成、內在統一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時代命題深刻闡明瞭中國式現代化的領導力量、發展道路和根本立足點,鮮明標示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繫、命運所繫。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立足國情,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黨領導人民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僅用幾十年時間就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在戰略上不斷成熟、在實踐上不斷豐富,加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進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了實踐基礎、理論基礎、制度基礎。黨領導人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式現代化鮮明昭示,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唯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為人民謀幸福的著力點,採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不斷夯實黨長期執政基礎,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中國式現代化鮮明昭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
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貢獻。中國式現代化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式現代化鮮明昭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僅更好發展自身,而且造福世界,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
3.必須勇於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
敢於鬥爭、敢於勝利,是黨和人民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勇於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鬥爭意志,增強鬥爭本領,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情做好。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進行偉大鬥爭。黨不斷從對社會矛盾的準確把握中深化對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把握歷史發展大勢和鬥爭方向,在生死鬥爭和艱苦奮鬥中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付出巨大犧牲,錘鍊出鮮明政治品格,開闢和拓展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黨面臨的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將長期存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將長期存在,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將更加艱巨繁重。為此,必須充分認識和把握新的偉大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發揚鬥爭精神,強化風險意識,堅決同各種危害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風險挑戰進行鬥爭,重點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凝聚起全黨全國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依靠鬥爭開創未來。
新發展階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一個階段,進入新發展階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大跨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站到了新的起點上。在這個新發展階段,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必須適應新的偉大鬥爭的性質和目的,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奮鬥目標,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堅決戰勝一切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艱難險阻,推動改革發展克難攻堅、闖關奪隘,不斷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發有為、銳意進取,不斷爭取更大勝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以奮發有為的精神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展現出更加光明的前景。
(作者:宋月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