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鄧小平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2022-10-08 17:04:00
來源: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丨
字號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卓越的政治智慧領導中國人民開創了一條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鄧小平同志是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這一歷史定位,充分體現鄧小平同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獨特歷史地位和重大歷史貢獻。

  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命題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吹響了現代化建設的號角。如何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的發展戰略,成為世人關注並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這時,我國已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但總體上基礎薄弱,比例失調,特別是人民生活水準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甚至不少地方連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促使鄧小平尋求一條適合中國實際的現代化新道路。

  1979年3月21日,鄧小平會見英中文化協會執行委員會代表團,在談到中國的宏觀經濟問題時,他根據出訪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進行深入考察和反覆思考的結論,認為基於當時的國情,到20世紀末實現國際標準的現代化是難以做到的。因此,他對客人説:“我們定的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的概念與西方不同,我姑且用個新説法,叫做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這個現代化“水準還是你們五十年代的水準。如果本世紀末能達到你們七十年代的水準,那就很了不起”。

  兩天后,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鄧小平正式提出“中國式的現代化”概念。他説:“過去搞民主革命,要適合中國情況,走毛澤東同志開闢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

  緊接著,鄧小平在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明確指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能否實現四個現代化,決定著我們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命運”。他再一次詮釋了“中國式的現代化”,指出,“中國式的現代化,必須從中國的特點出發”,從“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的現實國情出發。

  就這樣,在總結和反思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和教訓的過程中,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了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的重大命題。

  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階段目標

  隨著實踐的發展,鄧小平逐步將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階段目標明確為小康社會。

  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回答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提出的“中國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究竟意味著什麼”時指出,我們要實現的四個現代化,是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我們的四個現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們那樣的現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對於要達到什麼目標,他指出,到本世紀末,要達到第三世界中比較富裕一點的國家的水準,比如國民生産總值每人平均1000美元,也還是一個小康的狀態。

  根據鄧小平的設想,1982年黨的十二大確定了到20世紀末力爭使全國工農業年總産值翻兩番,使全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達到小康水準的戰略目標。

  1983年,鄧小平在對江蘇等發展較快的地區調研後,又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他提出六條標準,為中國人民繪製了豐衣足食、其樂融融的新生活藍圖。此後,圍繞建設小康社會,他先後闡發一系列新思想,形成了一個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目標的較為全面的概念,初步完成小康社會理論的總體設計。

  小康社會是鄧小平對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設計的宏大構想,他運用這一帶有鮮明傳統文化色彩的概念來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階段目標,突出了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的重點,極大地調動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奔小康成為億萬人民的共同心願。

  指明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

  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作了概括,初步提出了在中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在不斷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

  1982年9月,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大命題。他在開幕詞中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作了深刻總結,指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1983年6月,鄧小平在會見參加北京科學技術政策討論會的外籍專家時明確表示,“我們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進一步深化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進一步強調改革是穩健的、漸進的,改革道路是獨立自主的、中國特色的。

  從1979年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到1982年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對西方現代化的發展經驗從“決不學習和引進資本主義制度,決不學習和引進各種醜惡頹廢的東西”的態度,到“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的結論,實現了在發展道路上由“中國式的現代化”向“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演進。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提出,使黨關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框架、實踐活動第一次有了科學稱謂和準確表達。“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成為新時期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旗幟和根本指導思想,成為我們黨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

  明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重點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後,第三次科技革命引領了新一輪産業革命,科技日益成為生産力發展的決定因素,西方國家紛紛借機搶佔科技制高點。面對科技革命的浪潮,鄧小平深刻認識到,當代“社會生産力有這樣巨大的發展,勞動生産率有這樣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麼?最主要的是靠科學的力量,技術的力量。”聯繫我國實際,他強調,“我們已經耽誤了二十年,影響了發展,還要再耽誤二十年,後果不堪設想。”我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提高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必須重視和依靠科學技術發展生産力。

  1978年3月,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作出“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科學論斷。他強調,科學技術是生産力,而且正在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産力。鄧小平審時度勢,果斷決定把科學技術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重點和突破口。

  到了1988年9月,鄧小平更加感到,僅僅重申“科學技術是生産力”這一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已經遠遠不夠了,他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的談話中進一步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的重大論斷。一個月後,他又在一次視察談話中指出,中國必須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鄧小平的這些論述,確立了科學技術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事實證明,鄧小平把科學技術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重點,充分體現出他具有的深遠的戰略眼光,為以後黨中央制定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奠定重要的理論基礎,對我國現代化建設産生了深遠影響。

  提出中國式現代化“三步走”發展戰略

  到1984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已經表明小康的目標能夠達到。鄧小平隨即把目光又投向21世紀,開始醞釀中國跨世紀的發展戰略。

  1987年4月30日,鄧小平在會見西班牙工人社會黨副總書記、政府副首相格拉時,在此前多次闡述的基礎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戰略目標。他指出,“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國民生産總值每人平均“達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紀末,再翻一番,每人平均達到1000美元。實現這個目標意味著我們進入小康社會,把貧窮的中國變成小康的中國。”“我們制定的目標更重要的還是第三步,在下世紀用30年到50年再翻兩番,大體上達到每人平均4000美元。做到這一步,中國就達到中等發達的水準。這是我們的雄心壯志。”此後,他又不斷完善這一表述。

  半年後,黨的十三大報告明確闡述這一戰略,並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的目標。

  “三步走”發展戰略,對中華民族百年圖強的宏偉目標作了積極而穩妥的規劃,既體現了黨和人民勇於進取的雄心壯志,又反映了從實際出發、遵循客觀規律的科學精神,是中國共産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規律的重大成果。

  在鄧小平理論的引領和推動下,我國逐漸走上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快車道。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20世紀末我國勝利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準,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此後,黨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在認識上不斷深入、在戰略上不斷成熟、在實踐上不斷豐富,逐步實現了從總體小康到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式現代化從此開啟了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