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積極探索與審慎對待教育智慧化發展

2022-09-20 11:34:0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字號

  作者:李富強(南京郵電大學教學品質監控與評估中心、南京大學哲學系)

  當前,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憑藉強大的數據採集與綜合分析能力為教育賦能,在教育資源創建和共用、個性化教學、學習方式的革新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正不斷帶來教育領域新的變革。面對教育的智慧化發展,我們在積極探索的同時,還要以審慎的態度認識與應對其中的風險挑戰,從而使其更為健康地發展。

  把握髮展態勢

  人工智慧在為教育賦能、重構教育生態、促進教育功能充分發揮等方面的作用逐漸突顯。在智慧化發展的過程中,教育將在教育服務體系、學習環境構建、教育管理、教育與學習方式的轉型升級、教育參與主體的作用與定位等方面,呈現出以下發展態勢。

  一是自適應學習環境的形成與構建。人工智慧將重構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方式,提供系統全面的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形成精準化和個性化的自適應學習環境與教育服務體系。設備與數字化環境進行交互,通過基於自然語言的處理和深度學習自動問答技術、基於自動識別學生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的情感檢測技術等技術手段,可以對學生進行定制化、交互性、智慧化的教學輔助。一方面,這能夠使學生産生有沉浸感的親臨現實的體驗;另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能分析和診斷其需要、狀態、風格的自適應學習支援服務。

  二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成為教學主要任務。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豐富了教育資源,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獲取資訊的便捷性,在提供多元教育機會的同時也對學生的綜合素養與自主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智慧學習環境的應用、能力引導式學習、協同知識建構、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的有效聯結等教學模式的重構,使教育教學圍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和學生個性發展為中心展開。教學過程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意志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在社交化、個性化、發現式探索中摸索規律,掌握知識,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三是學習共同體構建成為主要的教學方式。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全面發展。通過智慧教學系統,教育的對象成為自我教育的主體,教育資訊網路和個性化教育服務體系能夠有效實現對個性化學習的支援和反饋。但是,在個體個性化學習效率提高的同時,不能否認或輕視個體的社會性發展。基於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不同的個體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形成各具特色的學習共同體,從而在個體與他人的共學互教中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四是教學活動參與主體面臨新變化。隨著人工智慧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深化發展,教學活動參與主體面臨角色多元化、關係複雜化、活動扁平化等新變化。人工智慧系統的架構者、監測者、教育管理者等教育代理角色的作用逐漸增大。多元主體參與積極構建起能促進學習環境創設、教學方式和課堂管理轉型升級的“人機共育”教育環境,才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

  面臨風險挑戰

  為提高教育的水準和效率,引入新技術成為必然。面對新技術的應用和新的教學生態的形成,需要警惕“技術異化”“隱私保護”“自主性減弱”“知識至上”“情感忽略”等倫理風險。拓展和加深對人類本質和主體性及教育內涵的認識等,將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一種新技術,人工智慧的應用將改變教育的理論和內在結構,或帶來如下風險挑戰。

  一是人工智慧對人類本質認識的衝擊。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的發展,人工智慧的應用和教育過程的數據化表徵,容易帶來人的本質的異化。人是現實、完整、有溫度的存在,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僅用人類典型行為的數據化特徵認識教育主體並作為教育活動的依據,分析並指導教育活動,將導致對人類本質的認識簡單化和機械化。教育的邏輯起點、價值過程和行動指向,均應強調人的屬性而非工具屬性。

  二是教育中人的主體性存在的急劇變化。隨著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應用,教育中人的主體性存在發生急劇變化。一方面,受到科技理性和技術自主性的驅使,一些教育工作者在使用教育技術時,容易不自覺地將“人”當成“物”,導致“目中無人”的異化現象。另一方面,廣泛應用於學情分析與指導、道德教育與情感引導、差異化的培養方案與教學設計的智慧機器人,其是否是“人”、是否應將其視為道德主體、如何正確定位其角色與界限等問題,都需要作出審慎恰當的抉擇。合理定位教育主體,調動教師教學的主觀能動性,喚醒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是教育智慧化發展的重要任務。

  三是教育內涵的拓展和深化。隨著教育的智慧化發展,教育的內涵呈現出教學交互化、內容精準化、學習自主化等趨勢。應用於各個教學環節的人工智慧,可以實現精準化傳授。但在技術提高知識傳授效率的同時,不能窄化育人的內涵。如果在教學設計中只重視知識的傳授,缺少社會責任感、文化素養、情緒調節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意志力、問題解決能力等的培養,則在教育中會只見“教書”不見“育人”。在教育智慧化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繼續深化對教育內涵的認識和挖掘,推動人工智慧和教育的深度融合與向善發展。

  探索應對之策

  教育由社會生産力發展水準所決定。隨著生産力的發展和科技水準的提高,教育變革和新的倫理生活隨之發生。為應對教育智慧化發展帶來的風險挑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是推動機器與人的和諧共生。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當代科技,使人的頭腦不斷被解放。人工智慧教育終端減少了人類勞動,教育主體從知識到技能、從態度到情感、從意志到學習行為等,都從無意義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從而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創造性勞動中。面對由此帶來的風險,可以通過設置符合人類倫理道德、價值觀和行為規範的道德演算法,使人工智慧在應用於教育時能夠實現機器與人的和諧共生。

  二是繼承與發展教育核心理念。人工智慧帶來了教育資源的優質化和均衡化,促進了教育的高效與公平。同時,教育對高技術人才的數量與品質、人才培育模式的創新、融闔家校及整個社會資源的沉浸式教育生態形成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教學方式和教學生態的改變,並未改變教育的本質。人工智慧不能完全取代教師教學,教育的主體依然是人。“傳道、授業、解惑”以及“批判、創新”思維的核心內容,需要在人與人及人工智慧的互動中完成。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共同發展,促進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只有新技術與教育的核心理念完美整合,才能促進教育的高效與公平。

  三是融合科技與人文。教育智慧化發展離不開技術,但也不能唯技術。合理利用人工智慧,可以促進人類生命潛能的開發和主體意識的養成。人工智慧與教育的融合,除了用技術來“做正確的事”之外,還要定義好何為“正確的事”。培養人工智慧時代的創新型人才,要規避人工智慧的倫理風險,以人文精神挖掘教育實踐中人工智慧“向善”的潛力,使其更好地服務於教育事業。教育、人文社科領域的學者與科技工作者應攜手合作,以問題為導向,在個體需求和社會發展需要中融入人的全面發展的價值旨歸。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