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文教育要堅守人文交流初心
作者:高皇偉(華南師範大學東南亞中文教師教育學院、東南亞研究中心),吳堅(華南師範大學副校長)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馬爾他聖瑪格麗特中學“中國角”師生,鼓勵更多馬爾他青少年積極參與中馬人文交流。中外人文交流是國際中文教育的宗旨和初心,是構築國際中文教育新時代格局的本源。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作為國際公共産品,隨著世界各國對中文教育的高品質需求而産生新的變化。傳統的國際中文語言教學和中華語言文化國際傳播已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賦予國際中文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新使命和新要求,我們需要從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和更深的認知中系統地審視國際中文教育的新發展格局,立足全局、放眼長遠看國際中文教育。
人文交流是國際中文教育事業高品質發展的宗旨。國際中文教育既不單是中文教學,也不單是文化傳播,而是推進中外人文交流的載體和手段。當前,國際中文教育人才培養主要圍繞語言和文化教學展開,且以課堂為主要場域,窄化了教育的功能,也忽視了國際中文教育的宗旨。“中國角”是超越課堂的存在,也是國際中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角”的設立秉承了文明互鑒和人民友好的態度,既是人類社會不同優秀文化的平等交往,也是國際中文教育的目的所在。國際中文教育工作者在為世界各國提供中文語言文化服務過程中,應立足海外本土的真實生活,轉變話語,具備跨學科的多元素養和綜合能力。
跨學科素養是新時代賦予國際中文教育工作者的新訴求。國際中文教育的人文交流宗旨呼籲國際中文教育工作者須具備人文交流能力。這種能力不單是語言溝通和語言教學能力,也不是簡單的文化傳播,更重要的是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國際中文教師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成果將影響未來高品質國際中文教育工作者知識的儲備和能力的養成。由此,加快推進國際中文教師教育建設,提升國際中文教育工作者的“中文+專業”跨學科素養十分必要。一方面,要引導國際中文教師領悟不同國家和地區與國際中文教育相關的政策導向和風險防範規則,加強教師的實證調查能力、跨學科研究能力和跨文化實踐與交流能力。另一方面,要結合當地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在雙方需求對接中,強化教師的跨學科素養,拓展國際中文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市場資源,開發基於專業或行業領域的國際中文教育等級標準,聯動和打造多樣化的國別項目、創新項目和協作機制項目,為構建國際中文教育生態系統注入全方位的力量。
國際中文教育生態系統構成了國際中文教育的新時代格局。推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是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使命,也是構建國際中文教育生態系統的基礎。新格局下,國際中文教育須改變傳統的推廣、傳播、傳承等思想以及以中文作為一種國際公共産品的服務心態,以國際中文教育內外部系統改革為主要依託,加強國際中文教育協作機制建設,促進國際中文教育學科體系、話語體系和學術體系建設,同時基於國際中文教育推進中國故事和中國聲音的全球化、區域化、分眾化表達。要充分發揮青少年的主體力量,為青少年搭建更多發展平臺,加大中外青少年在構建國際中文教育生態系統上的能力建設,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將發揚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馬爾他聖瑪格麗特中學“中國角”師生的重要精神,堅守人文交流初心,集聚社會各界資源和力量,加強多途徑的中外人文交流,對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以及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