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治理環境需要恒心和毅力

2022-06-27 09:21: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作者:楊學聰

  近幾年來,生活在北京的人們明顯能感受到,天藍了水清了,飛禽走獸也越來越常見。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16個區均有鳥類猛禽的調查記錄,哺乳動物中的豹貓不時在山區現身,黃鼬更是大大方方出沒于中心城區……從霧霾頻現到藍天碧水常在,從生態環境惡化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北京用長期、持續地投入,用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恒心和毅力,換來了更加宜居的大北京。

  生物多樣性的前提條件是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像人類不斷在追尋更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一樣,野生動物同樣擇良木而棲、逐水草而居。要想把它們留住,純凈的環境底色、穩定的生態系統不可或缺。而北京生態環境品質的提升、生態多樣性的修復,是各環境要素綜合保護、系統治理理念和舉措的整體呈現。

  而今,北京擁有全國最優的車型結構,對重點企業量身定制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方案,持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8%,森林覆蓋率已達44.6%;北京還通過生態走廊建設、綜合治理和一系列生態修復工作,流域生態環境品質得以明顯改善,為恢復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條件。

  僅以永定河為例。近十年來,北京在永定河流域開展了生態走廊建設、綜合治理和一系列生態修復工作。2020年至2021年,在永定河流域調查記錄到的各類生物有3600余種,其中記錄鳥類200余種,涵蓋猛禽、遊禽、涉禽、攀禽、鳴禽和陸禽六大生態類群;記錄魚類30余種,包括黑鰭鳈和寬鰭鱲等保護物種和指示物種。

  變化的不只是永定河流域。有調查報告顯示,對水質要求苛刻的黑鸛,分佈範圍已從房山擴展到整個生態涵養區;需生長于清澈、流動水體中的北京水毛茛在懷柔和密雲均有分佈;生存于清潔水體中的黑鰭鳈、寬鰭鱲等也出現分佈範圍擴大和數量增多的現象。“十三五”期間,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地區的植被覆蓋面積增加18.6%,為生物提供了更多更優的棲息地,生態修復效益初步顯現。

  動植物品種多了,還需要進一步努力搭建更穩定的生態系統。眾所週知,一條完整的食物鏈由生産者、消費者構成。許許多多條食物鏈組成複雜的食物網,則是生態系統保持穩定的重要條件。在動物世界中,食肉動物是高級消費者,其種類和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昭示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健康程度。迎來猛禽、食肉動物這些高級消費者具有標誌性意義,讓它們留下來、生活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要使來之不易的生態建設成果得以鞏固,讓“北京灣”永續生機,還需要長效機制來保障。如今,《北京市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條例》已為生態涵養區高品質發展量身定制了法治“保護卡”,《北京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2021年—2035年)》中明確的67.9%的自然岸線保有率,為大自然守住了“家門”。從生態涵養區到中心城區,從山區河流到城區平原,生態環境的優質和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穩定將使北京成為可以“詩意棲居”的大都市。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