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念好“人才經”,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2022-04-20 21:28:00
來源:中安線上
字號

  “網信領域是技術密集型、創新密集型領域,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必須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網信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論述,並將抓好人才工作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為新時代網信人才工作和網信人才事業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

  成事之要,關鍵在人。網路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要推動網信領域上新臺階,必須高度重視網信人才隊伍建設,念好“人才經”,形成網信人才“引得來、長得實、留得住、用得好”的局面,堅持“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才能為國聚才,為網信事業聚力。

  堅持多方施策,以聚才的良方,讓網信人才“引得來”。網路空間並不“虛擬”,人才的競爭是基礎性競爭,直接決定了在戰略規劃、技術進步、資訊傳播、輿論引導等領域的競爭優勢。網際網路領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這就要求我們在人才引進時要不拘一格,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要因人而異,不用一般的人才標準“一把尺子量到底”,而是要為其“量身定做”工作崗位和搭建發揮才能的平臺,徹底解放思想,拓寬引才渠道,建立更靈活的柔性全球引才機制,把優秀人才凝聚到技術部門、研究部門、管理部門中來。真正做到“以實際能力為衡量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論文,不唯資歷”,打破限制人才招聘、人才流動、人才創業、國內外人才交流、激勵獎勵等方面的不合時宜的體制機制,鼓勵並吸引一批站在網信領域前沿、具有國際視野和能力的領軍人才。

  堅持精準培育,以識才的慧眼,讓網信人才“長得實”。網信領域內涵豐富,網路技術、網路安全、資訊傳播、輿論引導、網路文化等不同領域對相應的人才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培養機制、教材編制、管理方式上也要因地制宜,積極發揮現有優勢專業院校的優勢,同時發展新興的培訓機構和機制,突出專業性、創新性、實用性的特點,加大扶持力度,創新培養模式,把實驗和創新相結合,形成一套具有網信專業特點的人才培養和評價機制,分層次、精準化的實施人才培養計劃。通過理論學習、對抗訓練、實操演練等多形式、多模態培訓,加強網信工作行業交流,突出發揮人才引領發展作用,實現培育網信人才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高精尖”網信人才隊伍。

  堅持栓心留人,以愛才的誠意,讓網信人才“留得住”。古人云,“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要想形成網信人才“洼地效應”,我們在重視引進、培養人才的同時,更要注意人才流失的問題,要下大氣力打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環境,解除網信人才的後顧之憂,使其能夠安心紮根網信事業。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基礎上,不僅要竭盡所能為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營造寬鬆環境,提供廣闊平臺,還要在完善人才服務配套措施上顯溫度,加大人才安居住房建設和供給力度;在落實人才優惠政策過程中,要服務先行,建立適應網信特點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以及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持續優化關心關愛人才的服務環境,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個性的良好風氣,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

  堅持柔性流動,以用才的膽識,讓網信人才“用得好”。人才引進和培育不是目的,合理使用才是關鍵。要大膽嘗試,創新用才觀念,努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選優配強網信幹部,把講政治、懂網路、敢擔當、善創新的人才用起來,讓人才之花競相綻放。本著人崗相適、有利於工作的原則,建立有序規範的職務職級晉陞機制,激發調動網信人才幹事創業積極性。要突破既有條條框框,打破原有體制機制束縛,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讓網信人才能夠在政府、企業、各類研究機構和高校智庫之間實現彈性有序順暢流動,讓網信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最終讓他們的智慧轉化為核心技術、科技成果,全方位築牢建設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人才基石”,為促進國家網信事業發展匯聚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