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落實“雙減”,學校教育更需“減脂增肌”

2021-09-09 08:44: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落實“雙減”,學校教育更需“減脂增肌”

  教師要精準分析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幫扶輔導,加強學情教情分析,科學研判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改進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張志勇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

  ◎本報記者 張蓋倫

  “雙減”政策落地後的第一個學期已經開始。校外培訓的熱潮似乎剛剛退去,“課後服務”“延時放學”已成為家長間新的“流行語”。

  北京市海澱區一位家長感慨,“雙減”政策把娃拉回學校,學校就該想辦法真正留住孩子。其實,“雙減”工作的源頭治理,是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堅持應教儘教,著力提高教學品質、作業管理水準和課後服務水準,讓學生學習更好回歸校園,在校內“吃飽”“吃好”,減少參加校外培訓的需求。

  “‘雙減’政策對學校、社會培訓機構、家庭三者的功能進行了重構,學校要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上發揮主導作用,滿足學生對教育的全部需求,原本由教育培訓機構承擔的教育需求,要轉由學校完成。這在短期內將對學校提出較大的挑戰。”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殿軍表示,學校如何轉變觀念和職能,創新教育思路,將直接關係到“雙減”政策實施的效果。學校是主動作為還是被動應付,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

  提升課堂效率,學校要做“時間管理大師”

  8月初,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一份文件,要遴選基礎教育精品課。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説,做這項工作的主要目的,其實也是落實中央對於“雙減”工作的部署,服務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

  他説,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可以為國家中小學網路雲平臺源源不斷地提供精品課程教學資源,建立健全雲平臺優質教育資源的更新機制。

  在雲平臺上,你可以看到從小學到高中各個年級的名師課程。這套課程資源是在疫情期間打造完成的,儘管課程都是由教學水準較高的老師和專業水準較高的團隊提供,但它不能一成不變,也要進化升級。教育部希望能夠激發老師革新教學手段的動力,提供更多精品課,並讓更多地方和學生共用共用。除了拿來就用、點開即上外,這些課程還能為老師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提供支援。

  “我們希望更多的老師能夠參與進來,更廣泛地激勵教師投身教育教學改革。”呂玉剛説。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喬司中學校長董長春指出,學校要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總量,優化時間安排,把休閒時間、睡眠時間、鍛鍊時間等健康成長所需的時間還給學生。各項活動都應該處於平衡狀態,否則就會對學生健康成長造成損害。

  這同樣需要提升課堂效率,提高作業品質,學校教育也要“減脂增肌”。

  他表示,學校需加強對學生學習的內在機制研究。這包括許多課題,比如如何讓學生擁有清晰的學習目標;如何讓學生願意學習,産生學習興趣;如何引導學生實現對於所學內容的深度理解,幫孩子在學業上更上一層樓……

  陜西省的做法是著力打造“三個課堂”。陜西省委教工委副書記、陜西省教育廳廳長劉建林介紹,第一課堂(教室)聚焦不折不扣落實好國家課程;第二課堂(校園)著力培養學生消化課堂知識、增強興趣愛好和拓展綜合素質的能力與素養;第三課堂(校外)放手讓學生在走近大自然和社會實踐中得到鍛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保障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

  考試頻次降下來,考試效度要升上去

  前不久,教育部出臺《關於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在考試頻次上進行了大幅壓減。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在考試品質上,要規範命題管理,凸顯素質教育導向;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佈,以適當方式告知學生和家長。

  這讓一部分家長著急了——不知道孩子學習情況,等到中考的時候再“開盲盒”嗎?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張志勇教授表示,應該正確認識考試。義務教育階段的日常考試評價,都屬於診斷改進評價,考試的根本目的是診斷改進教學,不具有甄別選拔功能。

  減少考試,但要充分運用考試結果。張志勇説,教師要精準分析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幫扶輔導,加強學情教情分析,科學研判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改進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且考試少了並不意味著就無法評價了。考試是一種手段,學校本身也要加強學習過程評價育人,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學習習慣與學習表現、學習能力與創新精神等方面的評價,可以利用類似課堂觀測、隨堂練習、實驗操作和課後作業等方式開展學生學情即時性評價,通過定期交流、主題演講、成果展示、學生述評等方式開展學生學情階段性評價。“廣大教師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科學分析造成學生學業困難或學業缺陷的原因,家校共同努力,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和健康成長。”張志勇説。

  教育部基礎教育考試命題指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李迅指出,全面規範考試管理不等於不要考試,也不等於片面降低考試難度和要求,而是要以科學組考達到“以考促學、以考促教、教學相長”的目的,將考試的正面效用最大化、最優化。

  李迅説,在過去,部分學生優秀就是學校的成功。但如今,排他式的教育體系已不能適應新時代教育的要求,“學校不是工業集團,在重復環境中獎勵那些高産出的人,這樣的競爭勢必導致學生的孤獨與排斥”。

  考試頻次降下來了,但是考試的效度要提升上去。

  李迅表示,學校要發揮教研支撐作用,從教學要求中精選考試內容,精準設計試卷,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教學目標完成情況,注重增加綜合型、開放型、應用型、探究型試題比例。

  學生“雙減”,也別忘了給教師減負

  “雙減”帶來的改變,對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師更不好當了。”某社交平臺上,有老師貼出一天的行程表:早上6點起床,晚上8點下班到家,回家後還要繼續備課、和家長溝通。“雙減”後,實現“5+2”課後服務全覆蓋,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長了,老師感覺則是更累了。

  董長春説,教師負擔重的問題需要引起關注。

  教師全天與學生在一起,工作壓力和焦慮情緒也會傳導給學生。學校需要為教師減負,保證他們基本的教育教學時間,還應開展培訓,提高教師教學水準和自我管理能力。

  王殿軍也坦言,一系列措施實施帶來的問題之一,就是師資力量的短缺和教師工作量的加大。在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同時,也要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

  他建議,政府要適度增加學校的教師編制,甚至可以吸納培訓機構裏具有較強責任感以及育人意識的教師進入教師隊伍。而且這些教師在因材施教、開展個性化輔導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學校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與一些有資質、高品質、社會信譽較好的社會培訓機構合作,豐富課後服務的內容。

  此前,呂玉剛也表示,要關心愛護教師,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對參加課後服務的教師給予相應補助。課後服務可以聘任退休教師、具備資質的社會專業人員或志願者參與,並充分利用好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社會資源。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