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者觀察:“新要素”融合傳統要素,“新引擎”開啟新發展勢能

2020-04-13 13:46: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13日電 (萬鵬 吳兆飛 任一林)當前,高素質的勞動力和以大數據為支撐的數字經濟對經濟的轉型升級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和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勞動力要素和數據要素的重要性愈加凸顯。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外公佈。《意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分類提出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個要素領域的改革方向和具體舉措,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這是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大改革部署,也是新時代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又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要成果。

  暢通勞動力流動渠道:為就業者創造更多紅利,提升社會性流動活力

  勞動力是經濟發展的支撐,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形成合理、公正、暢通、有序的社會性流動,有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圍繞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意見》作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暢通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渠道”“完善技術技能評價制度”“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等一系列政策安排。

  記者注意到,關於促進勞動力要素有序流動,已有多項政策意見發佈。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其中特別提到,以深化改革戶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為路徑,打破阻礙勞動力自由流動的不合理壁壘,促進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早在去年年末,中辦、國辦就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強調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這些意見的出臺為暢通有序流動渠道,激發社會性流動活力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撐。

  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風險與重大考驗研究”創新工程項目組首席研究員樊鵬表示,勞動力要素是《意見》提出的五大要素之一,勞動力要素能否合理暢通有序流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他要素能否充分釋放效能,市場化資源配置機制能否充分實現。因此它是衡量制度開放程度、資源配置市場化水準的關鍵指標。我國的市場化改革和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相比較于當前的經濟結構特徵、發展的動能需求以及改革的戰略目標,我國勞動力市場分割、自由流動受限等實際問題依然存在,降低了勞動力配置效率,不利於經濟增長。《意見》明確提出“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是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準開放的必然舉措。

  就當前而言,勞動力的流動是影響企業復工復産的重要因素。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指出,破除勞動力流動壁壘,緩解企業用工燃眉之急,這也符合《意見》提出的加強就業援助,實施優先扶持和重點幫助的要求。勞動力是企業的核心,解決企業“招工難”“用工難”的問題,保留企業核心崗位,需要打通勞動力流動關鍵環節,確保企業用工數量平衡。

  暢通落戶渠道,打破阻礙人員流動藩籬,其背後還有一個重要考量就是滿足城市化的快速擴張對勞動力的需求。樊鵬認為,《意見》提出的一些措施落地後將極大改變社會機會結構,給無數專業人才和普通就業者創造更多政策紅利。例如《意見》提出的戶籍制度改革舉措將改變原有的大中城市吸引力大但落戶門檻過高的現實。此外,戶籍制度改革和勞動力、人才流動渠道壁壘的打通,將有利於營造更加公平的就業環境,保障城鄉勞動者享有更加平等的就業權利。同時,這些改革還將為更大範圍內推動我國社保、財政、教育、醫療等社會領域的改革奠定制度條件,將進一步增強高位階市場化改革階段的社會保障能力,確保社會公平正義。

  將數據納入生産要素管理:最具網路時代特徵意義,將激發新質生産力

  疫情期間,線上辦公、線上教育的異軍突起加速了人們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變革,數據的流動逐步代替了人的流動,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新産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産業化,依靠資訊技術創新驅動,不斷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

  生産要素的形態隨著經濟發展不斷變遷。隨著資訊經濟發展,以大數據為代表的資訊資源向生産要素的形態演進,數據已和其他要素一起融入經濟價值創造過程,對生産力發展有廣泛影響。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意見》提出了多項具體要求,“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用”“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

  “將數據納入生産要素範圍是此次《意見》的一個重大亮點,是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最具時代特色的內容,標誌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入最具網路特徵的新時代,是數字中國、網路強國、智慧社會建設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識。”天津大學法學院網際網路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秦安表示,通過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不僅可以在體制機制優化的過程中充分體現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手段的重大價值,而且能夠實現數據資源價值的更加充分挖掘,從政府數據開放共用、社會數據資源價值提升,以及數據資源整合與安全保護等方面,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準,提高感知、預測、防範風險的能力,切實激發網路空間蘊含的新質生産力。

  以數據為載體的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方興未艾,數據的智慧化在催生經濟新業態的同時也在為傳統經濟“賦值”“賦智”。如何發揮數據要素的倍增效應,秦安認為,在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方面,緊緊聚焦前沿技術研發、數據開放共用、隱私安全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前瞻性佈局,培養數字經濟新産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並以標準為支撐,以場景為牽引,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使大數據流動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

  “數據要素不僅是基礎性戰略資源,是發展數字經濟大國的基本要素儲備,而且還是其他要素的融合劑。”樊鵬認為,數據要素同其他要素的融合將加速社會經濟價值創造,讓數據多“跑路”,使經濟要素體系出現增值和裂變,不僅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而且將對社會生産力發展産生更加廣泛深遠影響。《意見》提出的各項指導性要求,就是要提升數據要素市場的有序開放和高效流動,發揮 “數據”這一新型要素對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以“新要素”融合傳統各項要素,以“新引擎”開啟新的發展勢能。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