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危”為“機”,補齊人才短板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向社會發佈了“呼吸治療師”“網約配送員”“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第二批16個新職業。(3月3日 光明日報)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措手不及,從救治患者到解決群眾的日常生活,我們發現了很多的“新力量”,面對疫情中的重症患者,更好地滿足醫療和日常生活需求,必不可少,又功不可沒。要更好地統籌國家“一盤棋”的發展,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思維,補足各種人才上的短板,變疫情防控中的“危”為“機”,就成為必需。
及時更新理念。僅用10天時間完工並交付的武漢火神山醫院向世界展現出了“中國基建”的實力和速度,緊接著,雷神山醫院也在2月8日正式交付使用。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如此神速的背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立功不小。面對新形勢,發掘這些新的機遇,能夠看到這些職業在特定時刻發揮出的巨大作用,就會使其變成推動國家成長的“新動力”。
完善“新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出現的很多的“特殊職業”,不僅僅是“曇花一現”。如“呼吸治療師”對於日常的慢病治療、呼吸康復也發揮了獨特作用。顯然,要讓這些職業在平時也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就需要嚴明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範。
補足、補齊“新職業”。“新職業”也是國家發展的新機遇,是推動國家前進的“生力軍”,需要將其納入到國家統籌和高校人才培養中去,給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援,重視人才培養,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它,走進它,嘗試成為其中一員。
韆鞦基業,人才為本。不管是從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還是從國家長遠的發展來看,都需要我們重視人才,更需要及時地補足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短板,以便提供更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援,推動國家前進。(易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