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中國特色制度自信 構築民族復興根本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和治理體系,它既集中體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顯著優勢,又現實地表徵了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推進社會革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進入新時代,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根本保障。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民族復興的本質規定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也是中國共産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擔負起來的歷史使命。在近百年的奮鬥實踐中,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探索實踐,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形成和發展黨的領導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軍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為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提供了具有鮮明主體性、民族性、時代性和人民性的國家制度及其治理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領導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明顯提高,為當代中國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團結、人民幸福、社會安寧、國家統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中國大地、具有深厚中華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擁護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的制度和治理體系,是能夠持續推動擁有近十四億人口大國進步和發展、確保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而實現偉大復興的制度和治理體系。
制度的生命源於實踐,實踐的本質在於自信。近百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創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奮鬥歷程與偉大成就,既生動地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和中華民族敢於打破舊世界的奮鬥擔當,也深刻地凝聚了中國共産黨和中華民族善於建設新世界的高度自信。而由此所展現的深刻歷史合理性及其結論就在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堅持社會主義性質和方向的制度和治理體系而不是其他什麼制度和治理體系,科學社會主義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以堅定的制度自信不斷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優越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我們治國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我們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那就是不論怎麼改革、怎麼開放,我們都始終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是中國人民自主選擇和建設的成果,是中國人民在自己的奮鬥實踐中創造的。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就是要堅持和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在任何條件下都始終體現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我們堅信,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斷呈現,中國共産黨和中華民族的制度自信將越來越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將越來越完善,中國共産黨和中華民族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將越走越寬廣。
堅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民族復興的進步狀態
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的前提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
這一重大抉擇的戰略性和歷史意義就在於,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適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呼喚,相比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人民群眾期待和當今世界日趨強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許多不足,還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為此,必須在堅定制度自信的前提下自覺適應時代變化,全面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和時代發展特徵的體制機制,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設,從總體上把各方面制度優勢更好、更全面、更充分地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全面提高我們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準。
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迫切要求,也必然要體現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國家制度及其執行能力上的現代化發展過程與進步狀態。這就表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是作為外在相關性,而是作為內在規定性,從制度及其治理層面上表徵著並維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本質和趨向。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承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承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把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與當代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發展戰略有機統一起來的歷史進程,是既以現代化為手段又以現代化為目的的民族進步歷程。發展戰略不等於發展目的,但發展目的的實現也離不開發展戰略。把現代化既作為目的又作為手段統一起來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要為我國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發展與完善賦予現代化的基本承諾。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生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也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因此,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然要體現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和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創新的社會主義要求。這實際上就是一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提供改革創新強大動力的歷史過程。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展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姿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尤其是著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制度及其執行體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正是從制度現代化層面展現出來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姿態。
堅持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民族復興的有效路徑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治理體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的制度建設和治理創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擁有的堅定的奮鬥發展歷程、深厚的民族文化養分、磅薄的人民聚合力量,既為我們黨領導人民創立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治理體系提供了無比廣闊的舞臺、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又鑄就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多方面的顯著優勢。這一系列顯著優勢及其歷史積澱過程,在為我們堅定“四個自信”提供了基本依據的同時,也必然要作為一種寶貴的制度自信資源和內在尺度,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重要的進步規範和路徑選擇作用。因此,深刻認識和把握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既要指向堅定中國特色制度自信,又意味著必須把我國的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從而為民族復興提供有效的實踐路徑支撐。具體來説,就是要不斷深化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的實踐,努力提升國家制度優勢的轉化水準與成效。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科學理論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根本指針,也是實現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的行動指南。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指導思想上的根本保障。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全面制度支撐。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優勢,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産黨始終高舉的旗幟,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必將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等方面的全面保障。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思想路線引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及其有機統一,堅持以發展的觀點對待馬克思主義,不斷強化問題意識、時代意識、戰略意識,不斷回答時代和實踐給我們提出的新的重大課題,必將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思想路線上的根本保障。
堅持改革開放、守正創新、善作善成,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強大動力供給。改革開放是決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創新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第一動力。堅持改革開放,把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結合起來,既鼓勵大膽試、大膽闖,又堅持守正創新、善作善成,必將為我國制度優勢的更好轉化提供強大的動力保障。
〔作者係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