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改革開放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2019-04-21 11:11: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作者: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教授 周躍輝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十四條基本方略之一,其根本指向,就是要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真正做到“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真正踐行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但當前社會上一些人發出類似“改革開放和普通人沒關係”“老百姓的獲得感不強”等錯誤論調,其原因就在於沒有正確認識到改革開放給國家、民族以及人民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巨量紅利。舉三組數據就能説明問題:

  第一組數據:1978年,我國電話普及率僅為0.38部/百人;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達102.5部/百人,這也是我國行動電話普及率首次破百。40年間,話費從每分鐘幾元,降至如今的幾毛甚至更低。流量時代,語音通話的出現又為通話方式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

  第二組數據:1978年,全國一分鐘用電48萬度;2017年,這個數字已經上漲到1200萬度。用電設備越來越多,生活也越來越科技化。曾經只出現在科幻電影裏的情景,正漸漸變成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一部分。1978年,沒人知道電子商務為何物;1998年,中國電商“第一單”交易額166萬元,震驚一時,那時的人們一定不會想到,2017年,網上商品零售額平均每1分鐘就高達1365萬元,而且輕輕鬆鬆買遍全球。

  第三組數據:1978年,我國運輸飛機僅有98架,且多是中小型,航線數量和距離很有限;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民航的運輸飛機增加到3296架,平均每天的旅客吞吐量就有315萬人次。2017年C919首飛成功吸睛無數,坐國産大飛機出行指日可待。1978年,全國一個月出入境人次為47萬;2017年,該數據已達4983萬。

  試想,沒有改革開放,我們國家哪有這麼大的變化,人民的生活水準哪有這麼快的提高。事實上,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人民生活持續得到改善,更多的發展紅利惠及更廣大民眾。具體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加以分析:

  第一,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收入是“獲得感”的最直接體現。統計數據表明,2018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其中,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長(以下如無特別説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6%。這些沉甸甸的數據,無疑説明改革開放給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第二,基本公共服務持續改善。我國政府持續加大基本養老、基本醫療等保障力度,資助各類學校家庭困難學生近1億人次。2018年,我國棚戶區住房改造620多萬套,農村危房改造190萬戶。城鄉居民生活水準又有新提高。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從每月70元提高到88元。繼續提高優撫、低保等標準,殘疾人“兩項補貼”惠及所有符合條件人員。加強退役軍人服務管理工作,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穩步推進分級診療。提高居民基本醫保補助標準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

  第三,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按照2011年確定的貧困標準,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7年底的3046萬人,年均減少1370萬人。按照這樣的減貧效率,到2020年我國將告別農村絕對貧困。與此同時,黨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貧困縣全部摘帽的目標也將實現。2016年,全國592個貧困縣中已有28個摘帽;2017年和2018年,又有新的一批貧困縣申請摘帽。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可知,通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不斷探索,40多年的努力奮鬥,40多年的偉大實踐,才有了今天的輝煌成就: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繁榮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和諧社會建設成效顯著,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40多年的實踐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