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原標題: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學原文 悟原理】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2 19講話中指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要承擔起這個職責和使命,必須把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當前,重溫這一要求,對做好新聞輿論工作依舊具有特別重大的意義。
在新聞輿論工作中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處理好以下三個關係。
首先,要堅持黨性與人民性相統一。基於對新聞輿論工作意識形態屬性的深刻洞察,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毫不隱瞞自己的黨性,並把黨性原則作為新聞輿論工作的根本原則。堅持黨性原則,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新聞輿論工作的首位,首先要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既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實踐問題。從理論維度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宣傳黨的主張、與黨保持高度一致,就是為了統一全黨意志、組織和動員人民群眾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豐富創造和利益訴求,就是踐行黨服務人民的根本宗旨。從實踐維度看,無論是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熱火朝天的建設歲月,無數共産黨人之所以能為人民的利益捨生忘死、不懈奮鬥,就是因為他們牢記共産黨員的使命,堅持信黨為黨護黨,不斷純潔自己的黨性。
可以説,黨性是人民性的集中體現和昇華,人民性是黨性的價值要求和力量根基。我們不能把堅持黨性與堅持人民性對立起來,把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與維護人民利益、表達人民訴求對立起來。持有這種想法的人要麼在政治上糊塗,要麼包藏禍心。在新媒體時代,雖然人人都有麥克風,但眾聲喧嘩中事實和真相卻更加稀缺,我們更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努力營造清朗的網路輿論空間。
其次,要堅持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相統一。正面宣傳與輿論監督從來都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不可偏廢的兩個方面。正面宣傳就是要弘揚社會新風正氣,讚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用健康向上的東西鼓舞感召人民群眾;輿論監督就是曝光批評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人與事,以社會輿論的力量監督和促進相關事項的改正。可以看出,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方法不同,但出發點是一樣的,都著眼于辨別對錯、分清好壞、勸善懲惡、揚美棄醜,激發人們向上向善、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
之所以強調以正面宣傳為主,一方面是因為正面的事物是我國社會生活的主流,對正面的東西充分肯定才是客觀地反映社會的總體面貌,才能堅定人民群眾對社會發展進步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們正處在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關鍵階段,成績斐然,困難和挑戰也前所未有,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以正面宣傳為主,有助於營造團結和諧創業的良好氛圍,有助於激發全體人民團結奮鬥、攻堅克難的精神動力。強調正面宣傳,不是不需要輿論監督,恰相反,在揚清的同時也需要激濁,讓社會上消極負面的東西在人民群眾面前無以藏身、有效改正。因此,從本質上説,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這個統一的前提就是,無論是正面宣傳還是輿論監督,都要有利於維護團結、鼓舞士氣、推動工作,而不是破壞穩定、消解鬥志、影響發展,是站在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立場,而不是站在破壞國家和民族利益的立場。
再次,要堅持引領整合與抵制批駁相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導向”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各種社會群體競相發聲,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碰撞,這既帶來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發展新局面,同時也給意識形態安全帶來了極大挑戰。特別是要看到,隨著對外開放的擴大,西方國家以其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優勢加快文化滲透,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其他社會思想意識長期共存長期競爭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客觀態勢。在這種形勢下,思想文化多元多樣發展,絕不是不分彼此平行發展,而是要不斷樹立和強化正確的政治導向。一方面,在尊重差異、包容多樣,體現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氣度和格局的同時,要積極引領整合,不斷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主流思想輿論。另一方面,要強化新聞輿論工作的底線思維,及時劃清馬克思主義與反馬克思主義、在黨言黨與在黨反黨、熱愛人民與敵視人民、增強民族自信心與消解民族自尊心等的界限,對於事關重大原則問題的要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對宣揚歷史虛無主義、污衊黨和人民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鼓吹西方資産階級民主自由等消極錯誤言論,要敢於舉旗亮劍,理直氣壯予以批駁,決不能含糊其辭、模棱兩可,真正使新聞輿論工作把弘揚正氣與抵制歪風結合起來,把服務群眾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
(作者係西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陜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