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一項偉大的政治創造
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一項偉大的政治創造
——國際社會熱議中國新型政黨制度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
編者按
2018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聯組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新型政黨制度”的重大政治論斷,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持續熱議。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新型政黨制度植根于中國土壤,適合中國國情,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始終不移地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新型政黨制度取得成功的關鍵。多國政黨政要、智庫媒體均強調,新型政黨制度為破解世界政黨難題、創新民主實現形式和推動世界政治文明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新型政黨制度符合中國國情和國家治理需要”
各國政黨、政要、智庫、媒體普遍表示,新型政黨制度厚植于中國的歷史文化,契合了中國的具體國情和國家治理需要,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創造性的繼承和發展。
俄羅斯、保加利亞等國政黨政要及智庫學者認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植根于中華文化傳統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産物,不僅符合中國實際、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也符合中華民族相容並蓄、求同存異的優秀傳統文化。
越南社科院中國研究院院長阮春強指出,新型政黨制度的形成和中國歷史發展進程密不可分,它既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説,又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充分保障了中國人民當家做主,最終實現了國家穩定和飛速發展。實踐證明,這一制度滿足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需求。
古巴各界認為,新型政黨制度根植于中國土壤和中華文明,是中國悠久歷史、文化傳統和哲學思想的集中反映。作為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探索、建立一套獨特的、符合本國國情的政黨制度十分必要。新型政黨制度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選擇,是實現國家穩定和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坦尚尼亞領導力管理學院執行院長桑博嘉、蘇丹全國大會黨、蘇丹拉卡伊茲研究中心和哈薩克、突尼西亞等國主要政黨表示,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它的適應性,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政黨制度,完全取決於該國歷史傳統與現實國情。中國共産黨十分重視建立與其現實需要、歷史環境、時代要求等相適應的政黨制度,並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新型政黨制度適應中國土壤,既實現了中國共産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又保證了參政黨貢獻智慧和力量,與中國國情高度契合,效果明顯。
希臘新民主黨國際書記斯米爾利斯、左聯黨國際書記布爾諾斯等指出,中國的政黨制度源於中國特定歷史條件和具體國情,中國實現現代化的艱巨性、複雜性,必然要求政治體系和政黨制度具備強大的整合力。新型政黨制度把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與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合作緊密結合起來,能夠有效凝聚共同意志,團結全體人民共同奮鬥。
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柬方前院長謝莫尼勒強調,新型政黨制度既保障了決策的民意化和科學化,也維護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一元性,確保了國家按照既定發展路線穩步快速發展,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選擇。
日本友好人士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朝著既定目標努力奮鬥,中國經濟不斷發展,政治持續穩定。中國的發展表明新型政黨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應繼續堅持並加以完善。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尤裏認為,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政黨制度,完全取決於該國歷史傳統與現實國情。中國人找到了符合自己的新型政黨制度,只要有效,就應該堅持下去。
“新型政黨制度是中國發展進步的重要制度保障”
國際社會普遍表示,新型政黨制度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背後的“政治制度密碼”,中國取得的巨大發展成就與新型政黨制度密不可分。
塞爾維亞政黨政要及智庫學者指出,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實踐證明,新型政黨制度有利於保障國家社會穩定,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能讓全體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捷克政黨政要及智庫學者指出,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各政黨和全體民眾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説明新型政黨制度是有效和成功的。新型政黨制度是保證中國全面發展、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重要保障。
保加利亞主要政黨強調,新型政黨制度使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舞臺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使中國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韓國政黨政要及智庫學者指出,中國人民從實際出發,經過艱難探索,選擇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擁有廣闊土地和眾多人口的中國保持了近70年的政治穩定、實現了經濟騰飛,這足以證明,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經受住了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美國智庫學者認為,4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保持了經濟高速增長,數億人得以脫貧,事實已經證明了中國的政黨制度的合理性和優越性。
蘇丹阿拉伯—中國友好聯合會、蘇丹世界人民友好理事會、蘇丹《關注報》認為,新型政黨制度高度重視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這是確保中國保持長期穩定的根基所在,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的堅實保障。
蒙古主要政黨指出,新型政黨制度是中國能夠長期、穩定、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具有廣泛性和包容性,能夠反映各界群眾的利益訴求,大家能夠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制定出務實而長遠的發展規劃。這既有利於集思廣益,也能最廣泛地保持社會穩定。
埃及前總理沙拉伕、突尼西亞主要政黨表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在長期革命和建設過程中逐漸發展完善,是實現中國政治穩定的核心和關鍵,從而為中國幾十年來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並取得巨大成功提供了有力保證,是中國取得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原因。
柬埔寨《高棉時報》執行總編輯秦索卡表示,很多人讚賞中國的經濟成就和對世界的貢獻,卻指責中國政黨制度,指責中國缺乏反對黨,這是典型的分裂思維。中共是中國長期快速發展的根本保證,而其他民主黨派是發展的重要參與和推動力量。如果看不到這一點,就不可能全面深入理解中國經濟成功的秘訣。
“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新型政黨制度的靈魂”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新型政黨制度的核心要素,是中國政黨制度取得成功的關鍵保障。
以色列共産黨總書記阿德勒指出,中國共産黨長期執政,其他民主黨派自願接受中共領導,贊同其提出的偉大奮鬥目標,這種制度設計“看似不可思議”,但卻在中國成功實踐,體現了中共與各黨派高超的政治智慧。中共核心領導地位是制度成功施行的關鍵。只有在中共領導下,才能有效聚集各黨派力量,共同努力實現中國發展與復興。
越南各界指出,“領導核心”和“多黨合作”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重要特點。“領導核心”體現為中國各民主黨派均承認並擁護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地位,擁護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擁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擁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多黨合作”體現為中國共産黨尊重各民主黨派,支援各民主黨派積極參政議政。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高效運轉的政黨模式,是中國長期保持政治穩定、實現經濟跨越發展的關鍵所在。事實證明,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成功最重要的經驗。
俄羅斯聯邦共産黨副主席諾維科夫指出,在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體系中,中共始終處於核心地位,是中國社會的領導力量。執政的中國共産黨接受其他黨派的監督,有利於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準,更好地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塞爾維亞政黨政要及智庫學者指出,在中華民族處於危亡的艱難時刻,中國共産黨忠於理想信念、敢於擔當,新型政黨制度成為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這是歷史形成的,符合國情民心,得到廣泛擁護。
埃及共産黨總書記薩拉赫指出,新型政黨制度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選擇的適合中國國情和發展道路的民主形式,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作為世界性大黨的合作和擔當精神。
柬埔寨奉辛比克黨副主席佔那裏武德、柬埔寨人民黨中央委員蓋本興等表示,新型政黨制度有效化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面臨的政治難題並保持了長期的政治活力,是中國共産黨探索發展道路的重要成果,體現了中共智慧和創新意識。
日本執政黨議員認為,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之所以能成功,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政治制度優勢。中國共産黨能團結其他政黨、領導中國人民,並接受人民監督,凝聚各方力量謀求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
希臘左聯黨國際書記布爾諾斯指出,政治穩定是社會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執政黨的執政能力對政治穩定産生決定性影響。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産黨是一個強大且成熟的政黨,具有嚴密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高度的責任意識,是維護國家政治穩定和長治久安的中堅力量。
歐洲左翼黨領導人表示,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根本保障和靈魂所繫,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棄。未來中國應進一步堅定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探索並不斷創新、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政治制度。
“新型政黨制度優勢突出,為破解多黨政治頑疾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型政黨制度三個“新”和三個“有效避免”的概括,認為這一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政黨制度的內涵和優勢,彰顯了中國共産黨人的制度自信。
坦尚尼亞革命黨副總書記姆伯格羅、肯亞朱比利黨全國副主席穆拉希、肯亞參議院財政和預算委員會主席馬哈茂德、突尼西亞呼聲運動、蘇丹阿拉伯-中國友好聯合會等表示,與西方多黨制相比,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以人民為宗旨,在不同黨派之間找到了最大的共同點,充分照顧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根本上保證了國家政治穩定,形成建設國家的強大合力,體現出集中智慧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俄羅斯遠東所中國制度和意識形態研究專家斯米爾諾夫指出,西方國家的政黨理論是為了滿足日常政治需要的簡單理論,發展至今已經面臨許多困擾。但中國的新型政黨制度擁有堅實的思想理論和實踐基礎,建立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觀的基礎上,同時不拘泥于意識形態束縛,得以不斷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俄羅斯公正俄羅斯黨、希臘新民主黨、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等國政黨及智庫學者等認為,在西方多元競爭政黨制度下,各個政黨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為贏得政權相互攻訐、內耗不斷。為爭奪選票,各個政黨對選民進行刻意“切割”,誇大不同社會群體的利益分歧,加劇了社會的對立分化。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具有廣泛性和包容性,各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和反對黨,而是與中國共産黨“同舟共濟”的友黨,共同致力於實現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歷史使命。中國共産黨與各民主黨派的和諧關係,有效避免了各黨相互傾軋給政治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危害,有利於確保國家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
柬埔寨人民黨中央委員蓋本興、以色列希伯來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尤裏、以色列未來黨議員利維、以色列中以學術交流促進會主席魏凱麗等表示,西方多黨制黨爭多、內耗大、效率低,導致很多國家政治與社會現實、民眾需求脫節,難以應對複雜和緊迫問題。中國的新型政黨制度突出執政黨領導,各黨派參政議政,兼顧民主和效率,十分科學。
美國前政要、智庫學者指出,中國政黨制度和美國政黨制度各有優劣,中國的政黨制度具備執行力強、代表性廣、選人用人專三大特點。
歐盟各界表示,西方政黨制度或多或少存在著種種弊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完全可以為解決世界各類政黨制度難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政治難題貢獻中國智慧。
肯亞非洲政治研究所所長卡格萬加、非洲經濟研究所所長桑貝特表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既避免了西方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也克服了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頑疾,值得世界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學習。
英國社會學家阿爾布勞表示,西方對中國最大的誤解是不了解中國的政黨制度,特別是不了解中國共産黨。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取得巨大發展成就的歷史經驗是獨一無二的,應該更加理直氣壯地向世界介紹自己的政黨制度。
“新型政黨制度是全新的民主實現形式,增強了發展中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政治制度的信心”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成功,證明了西式民主並非民主的唯一實現方式,增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自主探索政治制度建設和發展道路的信心。
肯亞朱比利黨領袖、總統肯雅塔表示,在西方多黨民主制命運多舛的關鍵時刻,中國以自身發展的成功實踐和經驗,自信地向世界展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真正引領了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
韓國政黨政要及智庫學者指出,多數韓國人對中國政治制度有偏見,主張中國仿傚西方實行多黨制。近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斷提升,韓各界對中國的認知不斷轉向理性和客觀,對中國政治制度的評價趨向多元。部分人在固守西方民主價值觀的同時,開始重新思考中國的政治制度、政治發展道路。甚至有人提出,世界各國對民主的探索都還在路上,選擇的路徑方式不盡相同,現在就評價孰優孰劣為時尚早。西式民主不是唯一衡量標準,每個國家的政治制度都是其人民的選擇,應予以尊重。
日本、歐盟等國政要和學者指出,適合本國國情的政黨制度就是好的制度。中國的協商民主有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社會基礎,是符合中國現實的“中國式民主”。
以色列工黨外事秘書加勒指出,中國共産黨雖是唯一執政黨,但包容性很強,尊重每個黨派、團體、民族和階層的權利,注重團結協作,給其他政黨充分參政議政空間,並接受他們監督,這是不同於西方民主的中國特色民主表現形式。
希臘帕潘德里歐基金會主席政治顧問弗佐普洛斯表示,中國的實踐説明,民主不只有一種模式,實現民主的形式和路徑是多樣的,盲目照搬別國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是不可能成功的。
蘇丹全國大會黨表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作為“自由民主”的替代方案,是全新的獨特創舉,超越了政黨之間輪流坐莊的固化模式,並由此轉化為各黨積極參政議政、充分行使民主決策權利。
秘魯共産黨(團結)總書記德瑪利亞認為,西方代議制民主並不意味著選民享有民主,而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則將各個政黨乃至無黨派人士緊密團結起來,共商國是,值得秘魯各個政黨學習借鑒。
秘魯國際政治研究院院長帕切科表示,不同於拉美國家生搬硬套西方民主制導致“水土不服”,中國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産黨經過漫長摸索所獨創的,對保持國家政治穩定和政令暢通有積極意義。
蒙古主要政黨表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用合作和協商代替相互攻擊,用廣泛參與凝聚各群體共識,是對政治民主的一次重要探索。這種探索的榜樣作用也將激勵和推動其他發展中國家主動走出一條符合本國實際的政治發展道路。
古巴各界認為,中國的新型政黨制度表明,實現民主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本土的民主才是最好的民主形式。包括古巴在內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深受中國鼓舞,將繼續堅持立足本國國情和民族地區文化傳統選擇自己的政黨制度。
以色列利庫德集團政治局委員夏揚指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成功為許多深陷動亂的中東國家提供了“新思路”,有助於建立良好政黨關係,讓國家儘快走上穩定和發展之路。
歐洲左翼黨領導人表示,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新型政黨制度為世界左翼力量、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指明瞭發展方向。中國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榜樣,中共則是世界範圍內左翼政黨的榜樣。
坦尚尼亞革命黨前總書記基納納表示,中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個重大創新,為深陷西方選舉式民主制度陷阱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的選擇,這一重要意義怎麼強調也不過分。
“新型政黨制度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新型政黨制度不僅對中國自身發展進步起到重要積極作用,也是對世界政黨制度的重大創新,值得其他國家深入思考和學習借鑒。
希臘左聯黨國際書記布爾諾斯、蒙古政黨政要、日本友好人士指出,一國建立何種政黨制度是特定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過去一提到政黨政治,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方多黨選戰。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則完全開創了一套新模式,既不是兩黨制或多黨制,也有別於一黨制。它是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反覆探索得來的無在野黨制度,是一項與時俱進的創新。
俄羅斯智庫學者指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既堅持中共的核心領導作用,同時又高度重視其他政治力量作為中共的參謀和助手作用,這一方面有利於高效辦事,同時也充分發揚民主決策,是一套新型的政黨政治運作體系,值得各國學習和借鑒。
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埃及等國政黨政要及智庫學者指出,現實證明,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有利於保障國家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使全體人民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這樣的制度就是好制度。新型政黨制度不僅是對中國政治文明建設的貢獻,也為世界政黨政治貢獻了中國智慧,給世人提供了一種借鑒。
埃及祖國未來黨主席艾什拉伕指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體現了中國共産黨的開放、包容和自信,中共領導人不是為了一己或一黨私利,而是為了國家和人民利益,團結一切力量實現國家發展,這值得世界上任何一個致力於國家振興的政黨學習。
蘇丹阿拉伯—中國友好聯合會、蘇丹拉卡伊茲研究中心表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貢獻在於豐富了人類政治思想的內涵,把政黨間爭權競爭轉化為相互依存、彼此合作的良性關係,有效避免了政治分裂和尖銳對立,使民主黨派切實感受到在新時代積極參政議政的高度責任感,為世界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模式。
希臘帕潘德里歐基金會主席政治顧問弗佐普洛斯表示,中國的政黨制度為世界政黨制度發展提供了另一種選擇,政治協商制度創造了非執政的政黨參加國家事務管理的獨特方式,為世界政黨制度的發展作出了獨特貢獻。
肯亞、突尼西亞等國政黨政要表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值得各國各黨學習,希望有更多機會學習借鑒中共與各黨派開展政治協商的經驗,參考中國模式,立足國情實際,團結各方力量共同促進國家發展,務實推進現代化建設。
哈薩克政黨政要及智庫學者指出,與西方學者指出的“歷史終結”相反,中國的發展預示著世界“新歷史的開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是對世界政黨制度和人類政治文明的偉大貢獻,中國應該更加積極和自信地在世界傳播自己的政治理念。
《光明日報》( 2018年10月19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