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正確之路 強國之路 富民之路

2018-08-04 12:36:00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字號

  【學原文 悟原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經過長期努力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不懈奮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進一步指明瞭黨和國家事業前進方向。我們要勝利實現既定戰略目標,就要堅定不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改革開放在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在中國現代化歷史上,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都具有極為重要的開創性意義。作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推動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極大推動了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推動中華民族從獨立走向富強與復興。改革這種巨大的開創意義與轉折作用在與以往歷史時期的鮮明對比中已經得到有力的證明,在以後的歷史發展中還將會得到更為充分的證明。四十年後的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這樣一個新時代,要想全面深化改革,很有必要認真總結這四十年艱辛探索的歷程。

  四十年改革的成功有賴於堅持正確道路方向。對於中國改革來説,道路問題至為根本、至為關鍵。實行改革是為了打破封閉僵化的蘇聯模式,在老路不通的情況下探索一條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實現人民富裕和國家富強的新路。但是改革絕不能走西方資本主義的模式道路,而是必須牢牢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尤其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只要堅持正確的改革道路,沒有任何勢力能夠阻擋中國的發展與民族的復興。

  四十年改革的成功有賴於持續推進思想解放。中國共産黨是一個高度重視理論指導的黨,改革開放最初就是以“真理標準問題”的思想解放討論為序曲和先聲的。如果不在“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等基本問題上持續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有今天中國改革的輝煌成就。思維改變行為,觀念決定命運,四十年改革開放的歷程,就是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新時代改革的全面深化仍然需要更為深入的思想解放。這是因為,相比于不斷發展的實踐,理論本身總有相對的滯後性,特別是某些傳統的思想觀念與不合時宜的思維方式根深蒂固,仍可能作為一種無意識與潛意識支配著人們的頭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

  四十年改革的成功有賴於激發民眾創造活力。切實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注重民眾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是改革開放成功的一條根本經驗。民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的。一定意義上,一部中國的改革史,就是一部確認和保障群眾的創造權,使群眾的創造合法化、普遍化和常態化的歷史。中央把握方向、頂層設計,社會活力充分激發、有效調動,上下齊心合力才是改革的最佳理想狀態,方能鑄就中國改革的黃金時期。今天的改革攻堅面臨嚴峻的形勢和複雜的挑戰,我們必須更為注重依靠人、解放人與開發人,持續激發潛藏于13億民眾之中的無窮智慧和創造熱情,切實解決發展的活力問題,才能實現宏偉的目標使命。

  四十年改革的成功有賴於有效的對外開放。對外開放本身就是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從四十年的歷程來看,正是對外開放所呈現出來的巨大發展成效才使我們真切感受到必須改革的巨大壓力,開放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對改革的倒逼之勢,也正是通過對外開放,中國才融入了世界文明的大潮,我們才能積極借鑒吸收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助力自身的快速發展。按照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作為比資本主義更高級的社會形態,共産主義是以人類社會尤其是資本主義的一切文明成果為基礎的,本身就是“世界歷史性”的開放性存在。我們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在人類歷史已經成為“世界歷史”的條件下,就更需要對發達國家的先進成果予以借鑒。新時代,我們在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必須以更加寬廣的世界眼光和更加宏闊的戰略思維觀察和分析問題,在全球的競爭中錘鍊自己,在廣泛的借鑒中發展自己,在相互的合作中成就自己,與世偕行、與時俱進。

  (作者:李海青,係中央黨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