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王國”經驗受關注 嘉賓熱情致辭

時間:2007-05-01 16:56   來源:

  台灣網5月1日北京消息   4月30 日,《畢路蘭縷:王永慶開創石化産業王國之路》(簡稱《畢路蘭縷》)一書在北京舉行發佈儀式,引發各界關注,出席發佈儀式的嘉賓們做了熱情洋溢的致辭發言。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朱麗蘭致辭説:我是在十多年前認識王永慶先生的,以後又到臺灣去看過台塑企業,所以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尤其王永慶先生的人格魅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所以當聽説要給王永慶先生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是非常贊成的,但是我又覺得是非常難的,因為中外有許多企業家的書,怎麼樣才能把王永慶先生真正描述得如其人不容易。所以當時我説不能就事論事,也不能就事論理,而是要把他的這種精神寫出來。

        今天這本書出版,所有參加人員一定花了不少力量。我本人沒有發揮什麼作用,對我來説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的作品。這本書出版只是個階段性的成就,究竟能不能傳承,能不能通過這本書把王永慶先生的形象、他的經歷和他所創的事業經驗,讓大家從中受到感動、啟發。這方面除了把書寫好外,還要在擴大影響方面,在中外較有影響的雜誌上建議轉載或連載,讓它傳承。  

        今天處在發展觀點的多元,價值取向的多樣,思想文化多變的情況下,在王永慶身上和他的事業上有傳承,這種傳承實質上是科學,同時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和時代精神創新相結合。所以這本書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傳神很重要,另一方面,讓大家在讀過這本書後,在思想文化和精神理念方面有提升,是這本書要發揮的應有的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劍閣致辭説: 王永慶先生在事業成功後回饋社會方面所做的善舉,今天不可能展開説,聽了王瑞華女士所説的小故事,我就更明白王永慶先生對家庭是盡了孝心,對社會是盡了愛心,王永慶先生在這方面給中國的企業家樹立了典範。社會各界,尤其是成功的企業家為中國社會事業的發展,為中國建設和諧社會,要做出貢獻,王永慶先生是我們的榜樣。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致辭説:王董事長是我從小非常景仰的一位前輩。我在讀小學、初中的時候,台塑是當時臺灣最有名的企業,台塑集團和王老先生的事跡從小就聽了很多。

        就像作者所講,台塑對我來講還是個迷,為什麼在臺灣那麼差的環境下,那麼小的市場格局下,台塑能做成一個全世界最大的企業,是非常偉大的。這本書裏面把我大部分的疑團解開,從這本書中我理解到,王董事長按照他的能力,應該能做出比台塑集團更大的企業。但是鋻於臺灣的格局,我想他有很多計劃還沒有實現。

      中國人有句話講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們知道王董事長現在已經是92歲高齡,按照王董事長現在的身體和精神狀況,我相信他能再領導台塑集團十年、二十年,為兩岸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衷心希望台塑集團在王董事長的領導下,在大陸創造一個台塑、兩個台塑、三個台塑。在臺灣那樣一個格局下,能發展為財富500強,那麼大陸的企業家能從這本書當中,吸取王董事長的為人,努力像他那樣以立身、立德、利人作為人生的追求。我想大陸會有更多的企業能像王董事長所領導的台塑企業那樣,做出功在國家、利在人民的大事業,這是這本書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也是所有讀者所共有的意識。

  實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徐明致辭説:去年的8月19日,我有幸在這裡參加了“王永慶經營管理思想”研討會,當時臺研所正在籌劃出版叢書,黃德海博士還沒開始創作,沒想到這麼短的時間寫了幾十萬字的《篳路藍縷:王永慶開創石化産業王國之路》。兩周前,當我接到這本書時,就迫不及待地研讀起來,特別是陳雲林、朱麗蘭、李榮融為這本書寫的序,都非常準確、到位。非常感謝清華大學能把王永慶老先生的思想呈現在讀者面前,讓我們有機會了解王永慶先生。對於中國的企業家來説,你們做了一件非常大的好事。

       王永慶先生是我們非常敬重、佩服的企業家。2001年我訪問臺灣,當時80多歲高齡的王永慶老先生在他辦公室親切地接見了我,從他身上我能感到一種人格魅力,那是一種人品的厚重與滄桑。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接近90高齡的王老先生還能在工作崗位上打拼。在與王永慶老先生的交往中,我得到了很多寶貴的教育,他的勤勞樸實、止于至善,管理合理化、企業經營理念和思想深深地感染了我,他的思想讓我終身受益。我將把這本書推薦給我公司的管理人員,讓博大精深的管理文化在實德發揚。這本書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最寶貴的思想文化財富,我相信,“王永慶經營管理思想”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代表編委會致辭説:我從國有企業的小兵,到國有企業改革的第一責任人,我更多的是從企業的發展來看這本書。我跟王永慶先生沒見過面,項目沒少批。王永慶先生做任何事,目標非常明確,我們有些事情做得非常漂亮但成本並不低,為什麼王永慶賺了錢,而我們的項目沒有賺錢,我認為道理就在這。就是從起點上就沒有明確。而這恰恰是我們需要認真學習的,做任何事情都應該下定決心,精益求精,所有企業都應該學習。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有一批專業人才,宇宙飛船是個很大的工程,總指揮43歲,不僅理論上有很高的造詣,組織管理上我非常佩服。今天中華民族舞臺上有一批這麼年輕的傑出的人才,我希望這些年輕人包括我自己要把王永慶先生的精神發揚光大,使中華民族真正立於世界之林,我想這一天會來到的,我們共同努力。(張方翼)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