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國民黨中常委蔣孝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對兩岸包機、桂臺旅遊合作等方面坦陳了自己的看法。
關於兩岸包機,蔣孝嚴認為,不應滿足於實現兩岸週末包機,而要繼續擴大包機地點和時間的範圍,逐步常態化,直到直航。
“今年7月4日,兩岸週末包機就要開始,此次的航點中沒有包括桂林,但我相信桂林很快就會名列其中。因為到大陸旅遊的臺灣遊客中,前往桂林的遊客人數排在很多城市之前,一年至少40多萬。如果有第一架包機從臺北飛桂林,我一定要搭乘。因為對我來講,桂林在我心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出生在桂林,先母在桂林過世,先母的墓至今還在桂林。每一次到廣西,我的心情都會很激動。”
蔣孝嚴説:“我們的目標是直航,包機只是直航過程中的一環。現在包機從臺北到上海,仍要繞行,得花兩個多小時,既浪費時間,也浪費能源。直航後,航線可裁彎取直,從臺北直飛上海只需67分鐘。”
蔣孝嚴認為,交通方便後,兩岸民眾旅遊或往來就會更頻繁,接觸多了,彼此就能增加了解,增進感情,化解誤會,更加親近。
“現在從大陸直接去臺灣的觀光客幾乎沒有,既使開放後,初期階段一天只能去3000人,整個一年也不過100萬,而大陸游客前往香港的人數一個週末就能達20萬,因此兩岸還需要逐步開放。我覺得,通過旅遊觀光接觸後,兩岸民眾就能增加了解,增進感情,化解誤會,彼此更加親近。未來,雙方都需為進一步開放共同努力。”
蔣孝嚴説:“臺灣社會的各種情況,大陸民眾從電視上看和親自體會是大不相同的。事實上,很多臺灣人對南寧也很不了解,臺灣人説起廣西,第一個想到的是桂林,所以在擴大城市的知名度方面,南寧要加油。”
蔣孝嚴認為,廣西區位優勢相當好,既能與東盟接軌,又能連接大陸西南部,有很多投資機會。
“因為政策的改變,珠三角、長三角的很多臺資企業要搬遷,否則就有可能倒閉。當前臺資企業只有三個選擇:或尋找成本更低的地方,或升級,或轉型。而桂臺雙方選擇此時加強合作時機非常好,廣西應多往廣東去招商,想辦法讓臺商過來。我特別提到,臺商對南寧的了解是不足的、有欠缺的,因此雙方通過舉辦交流會增加彼此的了解就很重要。”
蔣孝嚴説,要吸引更多臺商到廣西投資,廣西仍需加強在産業服務和生活設施方面的配套。“比如治安條件要好,南寧的治安狀況是相當不錯的,我曾經晚上很晚到湖邊散步,沒有看到打打殺殺等社會亂象。除此之外,還要很注重保持居住環境優美,注重環保,展現一個清潔、現代化的城市面貌,要能給投資商的孩子們提供教育的方便,學校、師資要配套,其他的當然還包括稅收的減免等,如果這些能做好,臺商過來的意願就會更強。”(廣西日報記者 莫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