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這一句話道出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窘境。“醫改方案不會提到兩會上來。”儘管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部長陳竺4日明確表態,但這絲毫沒有降低兩會上代表、委員們對醫改的關注熱度。
在眾人的翹首期盼中,政府工作報告揭開了即將展開的新一輪醫療改革的神秘面紗。“去年以來,國務院組織力量研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問題,已經制定一個初步方案,將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改革的基本目標是: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根據財政預算報告,今年中央財政共安排了560億元資金支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聯繫過去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浙江中醫學院教授李大鵬説:“政府的心中一直裝著百姓的就醫看病問題。在報告行文中,我一年比一年更加深切地讀到了一種樸素的感情,這正是一種執政理念的回歸”。
解決“看病貴” 2010年實現醫保全覆蓋

(“看病貴”漫畫,來源人民日報)
溫家寶總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要重點抓好四件事,第一件便是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要擴大到全國50%以上的城市,要在全國農村全面推行新農合製度。溫總理的報告還明確提到了“控制藥品價格上漲”這一點。
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高強7日在政協醫衛界別聯組討論會上透露,現在中國的老百姓看病是貴的,比如出廠價幾塊錢的藥品被賣到了幾百塊,很不值。今後要加快推進醫療保險制度建設的步伐,實現全面覆蓋的醫保制度。“真正難的是職工的基本醫療保險,現在還有大量的沒有參加,包括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及那些沒有固定工作者的醫療保險,這些要加快進度。”爭取到2010年,建成基本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副院長沈中陽建議,應該用更大力度開發商業醫療保險,作為社會醫療保險的有效補充。“商業醫療保障的內容、價格,應該通過市場機制和醫院競爭,充分放開。政府在稅收等方面給予等同社會保險的地位。”
作家張抗抗委員認為,當務之急是使醫療保險覆蓋更多的人群。條件成熟時,可以逐步實行跨地區的全民醫保一卡通。遼寧團人大代表、盤錦市友誼糧庫主任趙喜忠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建立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體系,讓參保流動人口和退休人員帶著一個類似“零存整取”的醫保存摺,走到哪兒,病就看到哪兒。
全國政協委員、江蘇大學副校長宋余慶建議,應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將全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進行統籌,制訂全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建設的規劃和行動計劃,從政策、資源上給予保證和支援,以形成政府組織、行業促進、公民參與的工作機制,在全國啟動實施全民基本醫療保障。
針對“看病貴”這一問題,陳竺也在本次兩會上表示,新的醫改方案將同時補貼患者和醫院,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比例。在補貼醫院方面,首先是加強基層、社區和農村縣鄉村三級醫院;而針對患者的補貼,一方面補貼新農村合作醫療,另一方面則補貼社區的居民,從而保持醫療機構的公益性。
解決“看病難” 8億農民是重點

(“看病難”漫畫,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