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大陸容易,回臺灣很難

時間:2007-11-27 08:46   來源:X--廈門商報

  講述者:鄭星月

  鄭星月(化名)是臺灣老兵的兒子,父親是臺灣高山族,1947年被國民黨“抓壯丁”到上海當兵,國民黨軍戰敗後加入共産黨,退伍後分配到廈門,此間一直都想回臺探親,但直到1989年才回到臺東老家。

  失去聯繫

  何時才能回鄉?

  我父親的老家在臺東,是高山族人。1947年,那還是國共內戰時期,我父親被國民黨軍隊“抓壯丁”到上海去當兵。當時臺灣有很多青年都免不了被抓壯丁的命運,與我父親同批的,經高雄的鹿港坐船到上海。後來據我父親介紹,當時,很多人都不想過來當兵,甚至有在船上跳海當場被槍斃的,殺雞儆猴。其他人連想逃的想法也沒有了。

  來到上海後不久,國民黨軍隊戰敗。我父親參加了解放軍並加入共産黨,隨軍隊東征西戰,參加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大風大浪過來的父親,很值得我們這一輩尊敬。上世紀六十年代,我父親退伍了,被分配到廈門海防,負責廈門至東山一帶的海域,同期從臺灣到大陸的戰友也分配到祖國各地,並經常保持聯絡。

  1978年改革開放後,第一本“白皮書”,讓兩岸親人恢復了聯繫。自此,我父親也開始了和對岸親人的書信往來。他努力尋找親人,但一直沒有著落,這樣更增強了我父親回家看看的念頭。

  從小,我父親就會跟我們兄妹講臺灣高山族的歷史。有戰友來家中做客時,談起小時候在那裏的生活,他更是滔滔不絕,大有意猶未盡之感。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很期待父親能早日回臺東老家了卻心願,而我自己也希望能回父親的故鄉去走走看看。

     憋了多年,接到信喜若狂!

  1987年11月,臺灣當局開放民眾返鄉探親之後,廈門接待了一批批從臺灣來的臺胞。看到此情此景,我父親的思鄉之情就更濃了,因為回臺東高山族老家再看看的心願他已經憋在心裏幾十年了,無奈人為阻隔,想回回不了……

  那時,解放前從大陸到臺灣的臺胞(記者注:準確地説,叫“去臺人員”)要回來比較方便,而由臺灣到大陸的“真正的臺胞”要回臺灣手續就比較複雜了。想回去的臺胞,要有臺灣方面直系親屬所開的證明信和邀請書,然後寄過來,再經公安局、臺辦等相關部門的審核才能通行。當時,我父親在辦理書信和回鄉探親的護照過程中,內心有種矛盾,一方面想再回魂牽夢縈的家鄉,一方面因為子女都在廈門,不想離開。

  此後,終於經人輾轉聯繫上了在臺灣的妹妹,父親也等來了邀請信。握著這封得來不易的信,他欣喜若狂,一個勁地對我們説:“我可以回家了,我終於可以回家了!”

  現在有一件事我還記得很清楚,當時與我父親同是高山族的一位臺灣老兵,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接到了邀請書,可是天不遂人願,當他在福州收到這信時,興奮過度,心臟病發,搶救無效身亡。可憐老人家闊別家鄉50年,只差一步到家鄉時卻出此悲劇,真是不幸。  

  人間悲劇:被誤為戰死銷戶

  1989年,我父親和我母親兩人搭乘飛機從廈門經香港轉机終於回到臺東老家。回家時,他的父母親已經去世,而臺灣的弟弟、妹妹在此之前還不知道在大陸的哥哥還在人世———因為都沒有音訊,他們以為我父親已經在大陸犧牲,連戶口上面的名字也被劃掉了。這樣因客觀歷史原因造成的兩岸親人阻隔悲劇讓人心酸。我父親當時在臺灣兩三個月,他的弟弟妹妹陪他四處參觀,親近家鄉的一草一木,終於了卻了幾十年的思鄉情愁。

  回到廈門後,父親經常跟我們講重回故土的所見、所聞、所感,而我們兄妹也有機會于1999年跟父親回了一趟老家。雖然是第一次到臺東,但我們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尤其是高山族人的熱情、淳樸和好客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現在,我父親已經80多歲了,但還是一直期盼著兩岸能夠早日實現“三通”直航。這樣一來,子女能跟隨自己,想回臺東老家就方便了。

  (商報記者陳成沛採訪整理)

編輯:邵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