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位於四川、雲南、貴州、重慶四省市結合部,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市幅員面積1.2萬平方公里,轄4縣3區,人口504萬,其中城市建成區面積83平方公里,城區人口84萬。
瀘州區位優勢明顯。瀘州是川南重鎮,處於成都的“兩小時經濟圈”和重慶的“一小時經濟圈”內,是成渝經濟區東向、南向開放的橋頭堡。瀘州是川、滇、黔、渝三省一市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是四川南下出海之要道,在《成渝經濟區規劃》中,被定位為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瀘州是國家交通部確定的二級樞紐站和四川出海“第一大港”,成渝經濟區已建成、在建和規劃建設的對外開放骨幹通道有六條經過瀘州,在瀘州交匯,是成渝經濟區對外開放極為重要的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綜合交通樞紐之一。瀘州民航現已開通6條航線,年運送旅客25萬人次,現在瀘州機場遷建工程已經提上議事日程;瀘州鐵路已開通隆昌—瀘州-敘永段;瀘州集裝箱碼頭已具備年50萬標箱吞吐能力;瀘州建成高速公路1條,在建高速公路3條,擬建高速2條。
瀘州旅遊資源富集。名酒文化特色鮮明:瀘州擁有瀘州老窖和郎酒兩朵中國名酒之花,國寶窖池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郎酒天地寶洞,堪稱“酒中兵馬俑”,已被載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生態文化得天獨厚:瀘州地處中國西部最大的川黔渝 “金三角” 生態旅遊區,上萬株百年老桂圓數組成的張壩桂圓林、佛寶-黃荊原始森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畫稿溪、丹山等就處於該生態旅遊區的腹心位置。歷史文化內涵豐富:有西周宰相尹吉甫、明代狀元楊升庵及當代知名畫家蔣兆和等眾多歷史文化名人遺址遺跡;有以方山、法王寺為代表的寺觀佛塔;以春秋祠、龍腦橋為代表的木雕、石刻。有以福寶古鎮、堯壩古鎮、太平古鎮為代表的明清古鎮。長江文化獨具神韻:瀘州地處長江與沱江交匯處,在此可觀長、沱兩江交匯勝景,可品長江鮮美河魚。長江奇石、桂圓林、荔枝、蘭花、桃花水母、河魚等等,都是瀘州值得利用和推廣的長江特色文化資源。
瀘州是成渝經濟區重點開發區域。瀘州産業基礎雄厚,是一個以釀酒、化工、能源、機械為支柱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同時擁有濃香(瀘州老窖)和醬香(郎酒)兩大名酒,使瀘州享有“中國酒城”的美譽。擁有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酒檢中心、全國唯一的固態釀造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全國第一個白酒加工配套産業集群先進運作模式,使瀘州成為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和龍頭城市。瀘州是中國天然氣化工的發源地,是全國首批13個迴圈經濟試點園區之一,瀘天化(集團)公司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尿素生産企業,瀘州北方化學工業公司的硝化棉産銷量居世界第一,纖維素及衍生物生産規模、工藝技術都名列亞洲前茅。瀘州是全國重要的工程機械基地之一,以長江起重機、邦立重機、長江液壓件公司為龍頭的50多家機械工業企業可生産近20個大類、2000多個品種規格的機械産品。
瀘州是成渝經濟區的重要能源保障基地。瀘州地處攀西——六盤水資源“金三角”開發區,資源密度相對較高。古敘礦區是四川省乃至成渝經濟區唯一尚未大規模開發的大型優質無煙煤礦區,無煙煤探明儲量69億噸,佔全省的33%,已列入全國13個大型煤炭開發基地規劃;煤層氣1001億立方米,佔全省的28%,已列入全省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區;規劃2020年達到2000萬噸的煤炭生産能力。同時,與古敘礦區毗鄰的貴州省六盤水、畢節地區煤炭資源量達900多億噸,可供瀘州市整合使用。此外,瀘州電廠二期、長江航道梯級電站、瀘州核電站等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將為成渝經濟區的發展提供重要的能源戰略支撐。
瀘州發展動力強勁。近年來,瀘州市堅持“立足四川、依託重慶、融入成渝、拓展滇黔”的發展定位,全力實施“四個四”發展戰略,依託酒業、化工、能源、機械四大特色優勢産業,全市經濟社會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勢頭。GDP連續4年保持15%以上的增速,工業經濟已經邁入四川省工業的第一集團軍,工業化率達到了52.8%。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GDP418.4億元,增長16.1%,增速居四川省第2位;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2.1億元,增長25.2%;全市白酒産業累計完成産量58.2萬千升,增長20.2%;實現銷售收入231.9億元,增長38%;實現利稅60.3億元,同比增長58%,酒業佔據全市工業的半壁河山,成為工業發展的強大支撐,領跑中國白酒金三角。